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 | 第16-25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流体控制方程 | 第16-18页 |
2.2.1 连续方程 | 第16页 |
2.2.2 动量方程 | 第16-17页 |
2.2.3 能量方程 | 第17-18页 |
2.3 颗粒相运动方程 | 第18-21页 |
2.4 湍流模型 | 第21-25页 |
第三章 建模仿真与模型验证 | 第25-36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叶片建模与网格划分 | 第25-28页 |
3.2.1 Rotor37转子叶片建模 | 第25-27页 |
3.2.2 模型网格划分 | 第27-28页 |
3.2.3 网格无关性验证 | 第28页 |
3.3 定解条件 | 第28-29页 |
3.3.1 边界条件 | 第28-29页 |
3.3.2 初始条件 | 第29页 |
3.4 收敛准则 | 第29-30页 |
3.5 结果分析与模型验证 | 第30-3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雾霾对压气机流场的仿真分析 | 第36-67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雾霾颗粒模型 | 第36-40页 |
4.2.1 雾霾的污染物来源及形成机理 | 第36-37页 |
4.2.2 大气颗粒物的理化性质 | 第37页 |
4.2.3 雾霾颗粒模型建立 | 第37-40页 |
4.3 雾霾颗粒对压气机流场的影响模式 | 第40-42页 |
4.3.1 颗粒运动轨迹 | 第40-41页 |
4.3.2 颗粒碰撞与沉积模型 | 第41-42页 |
4.4 颗粒流对压气机流场的影响 | 第42-48页 |
4.4.1 颗粒流对压气机性能参数的影响 | 第43-44页 |
4.4.2 颗粒流对叶片表面马赫数分布的影响 | 第44-45页 |
4.4.3 颗粒流对叶片表面静压分布的影响 | 第45-48页 |
4.5 粗糙度对压气机流场的影响 | 第48-53页 |
4.5.1 增加叶片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 第48页 |
4.5.2 粗糙度对压气机性能参数的影响 | 第48-50页 |
4.5.3 粗糙度对叶片表面马赫数分布的影响 | 第50-52页 |
4.5.4 粗糙度对叶片表面马静压分布的影响 | 第52-53页 |
4.6 叶片厚度增加对压气机流场的影响 | 第53-58页 |
4.6.1 增加叶片表面厚度的方法 | 第53-54页 |
4.6.2 叶片厚度增加对压气机性能参数的影响 | 第54-56页 |
4.6.3 叶片厚度增加对叶片表面马赫数的影响 | 第56-57页 |
4.6.4 叶片厚度增加对叶片表面静压分布的影响 | 第57-58页 |
4.7 雾霾积垢对压气机流场的影响 | 第58-62页 |
4.7.1 叶片积垢建模 | 第58页 |
4.7.2 雾霾积垢对压气机性能参数的影响 | 第58-60页 |
4.7.3 雾霾积垢对压气机叶片表面马赫数分布的影响 | 第60页 |
4.7.4 雾霾积垢对压气机叶片表面静压分布的影响 | 第60-62页 |
4.8 结论分析 | 第62-66页 |
4.8.1 不同工况下压气机流场特性分析 | 第62-64页 |
4.8.2 不同工况下叶片表面静压分析 | 第64-66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67-68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