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5-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30页 |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一、第三方支付的概念 | 第16-17页 |
二、第三方支付风险 | 第17-18页 |
三、P2P网贷研究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第三方支付的影响研究 | 第19-26页 |
一、第三方支付发展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19-22页 |
二、第三方支付对于货币流动性的影响 | 第22-24页 |
三、货币流动性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 第24-26页 |
第三节 相关基础理论 | 第26-30页 |
一、信用创造理论 | 第26-28页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比较研究 | 第30-57页 |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与业务结构 | 第30-40页 |
一、第三方支付定义界定 | 第30-31页 |
二、第三方支付网关模式 | 第31-33页 |
三、我国主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 第33-35页 |
四、第三方支付的投融资服务模式 | 第35-39页 |
五、第三方支付发展趋势 | 第39-40页 |
第二节 第三方支付信息优势 | 第40-51页 |
一、金融交易的信息不对称与信息不完备 | 第40-41页 |
二、第三方支付与信息不对称的改善 | 第41-44页 |
三、第三方支付与道德风险的降低 | 第44-51页 |
第三节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资产比较研究 | 第51-57页 |
一、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信用创造比较 | 第51-54页 |
二、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比较分析 | 第54-57页 |
第四章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研究 | 第57-85页 |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机制 | 第57-59页 |
一、第三方支付对于银行负债端流动性影响机制 | 第57-58页 |
二、第三方支付对于银行资产端流动性影响 | 第58-59页 |
第二节 第三方支付对于银行流动性影响的冲击模型 | 第59-69页 |
一、模型假设 | 第60-62页 |
二、资产价值和资产选择 | 第62-65页 |
三、第三方支付对银行选择的影响 | 第65-67页 |
四、影响的持续进行-多周期扩展 | 第67-68页 |
五、结论 | 第68-69页 |
第三节 第三方支付对于商业银行影响的量化研究 | 第69-79页 |
一、模型的构建 | 第69-71页 |
二、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71-73页 |
三、数据分析 | 第73-78页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78-79页 |
第四节 第三方支付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影响 | 第79-85页 |
一、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 | 第79-82页 |
二、对商业银行广义委外业务的影响 | 第82-85页 |
第五章 第三方支付对宏观货币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 第85-111页 |
第一节、第三方支付对宏观流动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85-98页 |
一、第三方支付对货币流动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85-90页 |
二、第三方支付对于中央银行流动性影响机制 | 第90-98页 |
第二节、第三方支付对宏观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98-107页 |
一、第三方支付对于货币乘数实证研究 | 第99-103页 |
二、对货币传导机制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量化 | 第103-107页 |
第三节 宏观货币流动性与商业银行流动性关系 | 第107-111页 |
一、从商业银行负债看宏观货币流动性与商业银行流动性关系 | 第108页 |
二、从商业银行资产看宏观流动性与商业银行流动性关系 | 第108-109页 |
三、从资产负债比看宏观流动性与商业银行流动性关系 | 第109-111页 |
第六章 趋势判断及政策建议 | 第111-119页 |
第一节 趋势判断 | 第111-114页 |
一、对于商业银行竞争的趋势判断 | 第111-112页 |
二、对商业银行基本业务发展趋势判断 | 第112页 |
三、对商业银行具体业务影响的趋势判断 | 第112-114页 |
四、对商业银行监管影响的趋势判断 | 第114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114-119页 |
一、制定有关信用创造创新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 | 第114-115页 |
二、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发展的统计和研究 | 第115页 |
三、制定完善对第三方支付监管的法律法规 | 第115-116页 |
四、加强对广义信贷监管和风险控制 | 第116页 |
五、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 | 第116-117页 |
六、加快货币政策的目标转化 | 第117页 |
七、改变监管方式,加强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 | 第117-119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19-122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119-121页 |
第二节 论文展望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9页 |
后记 | 第139-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