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9-3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9-27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7-30页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30-3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35页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5-38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39-57页 |
2.1 PPP模式的相关研究 | 第39-50页 |
2.2 充电基础设施的相关研究 | 第50-54页 |
2.3 研究述评 | 第54-5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3 充电基础设施PPP模式供给的理论基础 | 第57-65页 |
3.1 公共品理论 | 第57-59页 |
3.2 项目区分理论 | 第59-60页 |
3.3 公共品市场化供给的理论支持 | 第60-62页 |
3.4 博弈论相关理论 | 第62-6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4 充电基础设施PPP项目参与主体及现状 | 第65-79页 |
4.1 充电基础设施PPP项目参与主体 | 第65-68页 |
4.2 PPP模式在充电基础设施项目中试点运行 | 第68-71页 |
4.3 充电基础设施PPP模式供给的案例研究 | 第71-7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5 充电基础设施PPP模式供给影响因素的质性分析 | 第79-95页 |
5.1 质性研究设计 | 第79-88页 |
5.2 质性研究结果 | 第88-9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6 充电基础设施PPP模式供给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第95-113页 |
6.1 问卷开发设计的流程 | 第95-96页 |
6.2 初始问卷量表构成 | 第96-98页 |
6.3 预调研与量表检验修订 | 第98-103页 |
6.4 正式问卷量表发放及样本概况 | 第103-105页 |
6.5 正式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105-106页 |
6.6 充电基础设施PPP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6-112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7 充电基础设施PPP模式参与主体的博弈分析 | 第113-127页 |
7.1 演化博弈理论 | 第115-116页 |
7.2 充电基础础设施PPP模式博弈模型构建 | 第116-118页 |
7.3 博弈分析:博弈模型均衡解分析 | 第118-123页 |
7.4 博弈均衡结果分析 | 第123-126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8 充电基础设施供给PPP模式规范发展的政策保障 | 第127-137页 |
8.1 充电基础设施供给PPP模式的政府保障 | 第127-133页 |
8.2 充电基础设施供给PPP模式的社会资本方运作保障 | 第133-135页 |
8.3 充电基础设施供给PPP模式的中介支持保障 | 第135-136页 |
8.4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9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137-142页 |
9.1 研究结论 | 第137-140页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40-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58页 |
附录 | 第158-166页 |
作者简历 | 第166-16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