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5-10页 |
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1 引言 | 第15-25页 |
1.1 IBD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5页 |
1.2 病原学 | 第15-16页 |
1.2.1 理化特性 | 第15页 |
1.2.2 血清型和毒株 | 第15-16页 |
1.3 流行病学 | 第16-17页 |
1.3.1 宿主范围 | 第16-17页 |
1.3.2 传播方式 | 第17页 |
1.3.3 临床症状 | 第17页 |
1.4 致病机理 | 第17-18页 |
1.5 检测和诊断 | 第18-20页 |
1.5.1 病毒的分离鉴定 | 第18页 |
1.5.2 血清学检测 | 第18-20页 |
1.5.2.1 ELISA方法 | 第18-19页 |
1.5.2.2 琼脂糖扩散试验 | 第19页 |
1.5.2.3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第19页 |
1.5.2.4 病毒中和试验 | 第19-20页 |
1.6 防制 | 第20-21页 |
1.6.1 疫苗接种 | 第20页 |
1.6.2 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 | 第20-21页 |
1.7 多糖的研究概况 | 第21-23页 |
1.7.1 多糖的生物学活性 | 第21页 |
1.7.2 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 | 第21-22页 |
1.7.3 多糖的抗病毒活性 | 第22页 |
1.7.4 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 第22页 |
1.7.5 多糖的抗肿瘤活性 | 第22-23页 |
1.7.6 多糖的其它生物学活性 | 第23页 |
1.8 松花粉多糖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9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5-26页 |
2.1.1 主要试剂及材料 | 第25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25-26页 |
2.1.3 试验动物 | 第2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6-31页 |
2.2.1 TCID50测定 | 第26页 |
2.2.2 松花粉多糖最大无毒质量浓度的确定 | 第26-27页 |
2.2.3 TPPPS对vvIBDV感染细胞抑制作用 | 第27页 |
2.2.4 TPPPS抗vvIBDV体外感染试验 | 第27-28页 |
2.2.4.1 TPPPS对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 | 第27页 |
2.2.4.2 TPPPS预处理细胞对病毒的阻滞作用 | 第27-28页 |
2.2.4.3 TPPPS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 | 第28页 |
2.2.4.4 TPPPS对病毒吸附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28页 |
2.2.5 动物试验 | 第28-29页 |
2.2.6 发病率及成活率 | 第29页 |
2.2.7 TPPPS对感染vvIBDV鸡的抗病毒作用研究 | 第29页 |
2.2.7.1 法氏囊载毒量检测 | 第29页 |
2.2.7.2 法氏囊组织免疫荧光检测 | 第29页 |
2.2.8 TPPPS对vvIBDV感染诱导的免疫应答的促进作用 | 第29-31页 |
2.2.8.1 体重及法氏囊指数检测 | 第29页 |
2.2.8.2 外周血CD4+、CD8+T细胞数检测 | 第29-30页 |
2.2.8.3 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LTR)检测 | 第30页 |
2.2.8.4 血清中细胞因子浓度检测 | 第30页 |
2.2.8.5 IBDV特异性抗体检测 | 第30页 |
2.2.8.6 血清中抗NDV抗体的检测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9页 |
3.1 病毒滴度测定 | 第31页 |
3.2 TPPPS的安全浓度检测 | 第31-32页 |
3.3 TPPPS体外抗VVIBDV活性 | 第32-34页 |
3.3.1 CPE和药物抑制率检测 | 第32-33页 |
3.3.2 病毒生长曲线和IFA检测 | 第33-34页 |
3.4 TPPPS抗VVIBDV体外感染试验 | 第34-38页 |
3.4.1 TPPPS预处理细胞对病毒的阻滞作用 | 第34-35页 |
3.4.2 TPPPS对病毒吸附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35-37页 |
3.4.3 TPPPS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 | 第37-38页 |
3.4.4 TPPPS对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 | 第38页 |
3.5 发病率及成活率 | 第38-39页 |
3.6 体重及免疫器官指数 | 第39-41页 |
3.7 免疫器官病毒载量 | 第41-45页 |
3.7.1 法氏囊病毒载量检测 | 第41-43页 |
3.7.2 TPPPS对感染IBDV鸡法氏囊带毒量的影响 | 第43-45页 |
3.8 相关免疫学检测指标结果 | 第45-49页 |
3.8.1 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数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 | 第45-46页 |
3.8.2 血清中细胞因子浓度及IBDV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变化 | 第46-49页 |
4 讨论 | 第49-54页 |
5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个人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