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学习与记忆论文

客体注意在工作记忆加工绑定中的特性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引言第13-25页
    1.1 特征整合理论第13页
    1.2 工作记忆保持特征绑定的注意机制第13-19页
        1.2.1 阶段一:早期探索与争论第14-15页
        1.2.2 阶段二:情景缓冲器的特征绑定机制研究第15-17页
        1.2.3 阶段三:工作记忆加工特征绑定的“客体注意”假设第17-19页
    1.3 问题提出第19-23页
        1.3.1 绑定的物理呈现形式第20页
        1.3.2 绑定的编码深度第20-21页
        1.3.3 绑定在工作记忆中的激活状态第21-22页
        1.3.4 绑定包含的特征数量第22-23页
    1.4 研究构思第23-24页
    1.5 研究意义第24-25页
2 实验1 客体特征辨别任务对跨空间绑定在工作记忆中保持的影响第25-33页
    2.1 方法第26-30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0-33页
3 实验2 双次视觉搜索任务对跨空间绑定在工作记忆中保持的影响第33-36页
    3.1 方法第33-34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4-36页
4 实验3 客体特征辨别任务对跨时间绑定在工作记忆中保持的影响第36-39页
    4.1 方法第36-37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7-39页
5 实验4 心理旋转任务对客体-背景绑定在工作记忆中保持的影响第39-44页
    5.1 方法第39-42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42-44页
6 实验5 缩短编码时间条件下客体特征辨别任务对工作记忆保持绑定的影响第44-47页
    6.1 方法第44-45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45-47页
7 实验6 心理旋转任务对不同序列位置的绑定在工作记忆中保持的影响第47-52页
    7.1 方法第47-49页
    7.2 结果与分析第49-52页
8 实验7 客体特征辨别任务对多特征绑定在工作记忆中保持的影响第52-56页
    8.1 方法第52-54页
    8.2 结果与分析第54-56页
9 实验8 心理旋转任务对多特征绑定在工作记忆中保持的影响第56-58页
    9.1 方法第56页
    9.2 结果与分析第56-58页
10 综合讨论第58-64页
    10.1 工作记忆加工绑定的“强”客体注意假设第58-59页
    10.2 工作记忆加工绑定的注意机制:内部绑定与外部绑定第59-60页
    10.3 特征数量与客体注意消耗的关系第60-61页
    10.4 位置特征对特征绑定的作用第61-62页
    10.5 客体注意在工作记忆中的运作机制第62-64页
11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设想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6页
作者简历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组织变革情境下的职业转换力及其效应机制
下一篇:员工-组织关系建设的组织策略及其对工作投入和留任意愿的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