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国有企业经济论文

中央企业投融资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第4-5页
详细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2页
导论第19-31页
    0.1 研究的背景与选题的意义第19-21页
        0.1.1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19-20页
        0.1.2 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20-21页
    0.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问题的说明第21-24页
        0.2.1 中央企业概念的界定与说明第21-23页
        0.2.2 投资与融资概念的界定与说明第23-24页
        0.2.3 市场势力与垄断地位第24页
    0.3 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4-31页
        0.3.1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框架第24-28页
        0.3.2 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第28-29页
        0.3.3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9页
        0.3.4 主要的不足之处第29-31页
第1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第31-45页
    1.1 企业融资理论第31-36页
        1.1.1 资本成本理论第31页
        1.1.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第31-33页
        1.1.3 啄序融资理论第33-34页
        1.1.4 信号模型理论第34页
        1.1.5 代理成本理论第34-35页
        1.1.6 财务契约理论第35-36页
    1.2 企业投资与产业组织理论第36-39页
        1.2.1 托宾Q 理论第36-37页
        1.2.2 委托代理理论第37页
        1.2.3 市场势力及产业组织理论第37-38页
        1.2.4 净现值(NPV)投资决策方法第38-39页
        1.2.5 实物期权理论第39页
    1.3 国有企业投融资问题文献综述第39-45页
        1.3.1 关于企业融资第39-40页
        1.3.2 关于企业投资第40-42页
        1.3.3 关于国有企业融资第42-43页
        1.3.4 关于国有企业投资第43-45页
第2章 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与现实结果:中央企业的由来与性质第45-69页
    2.1 企业性质的相关理论综述第46-50页
        2.1.1 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第46-47页
        2.1.2 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简评第47-48页
        2.1.3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第48-49页
        2.1.4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简评第49-50页
    2.2 国有企业性质的反思第50-54页
        2.2.1 为什么要建立国有企业第50-51页
        2.2.2 国有企业是一类特殊的企业第51-52页
        2.2.3 国有企业的功能和作用第52-54页
    2.3 国有产权的性质、效率及配置第54-57页
        2.3.1 产权的概念和功能第54-55页
        2.3.2 国有产权的效率与国有产权的配置第55-56页
        2.3.3 国有产权的性质与国有产权的配置第56页
        2.3.4 国有产权优化配置的结果第56-57页
    2.4 从国有企业到企业的国有股权第57-59页
        2.4.1 市场制度的重建与企业制度的复兴第57-58页
        2.4.2 从国有企业到企业的国有股权第58页
        2.4.3 国有股权控股的一类特殊企业第58-59页
    2.5 中国国有企业的建立、改革与现状(1949—2010)第59-66页
        2.5.1 理论与现实的要求:中国国有企业的建立第59页
        2.5.2 计划投资的结果:中国国有企业的初次发展第59-60页
        2.5.3 走向市场的选择:中国国有企业的调整和改革第60-63页
        2.5.4 数量与效益的消长:中国国有企业发展的现状第63-66页
    2.6 结论:中央企业的由来、性质与投融资问题的特殊性第66-69页
        2.6.1 中央企业的由来第66-67页
        2.6.2 中央企业的产业组织属性第67页
        2.6.3 中央企业的产权性质属性第67-68页
        2.6.4 中央企业投融资问题的特殊性第68-69页
第3章 市场势力条件下的中央企业融资研究第69-95页
    3.1 中央企业融资的历史与现状第69-73页
        3.1.1 内部融资:中央企业利润的分配与留存第69-70页
        3.1.2 外部融资:中央企业社会资本的来源与渠道第70-73页
    3.2 市场势力与融资软约束:中央企业融资目标的选择第73-76页
        3.2.1 中央企业市场势力的来源和构成第73-74页
        3.2.2 市场势力与融资软约束:投资过度成为可能第74-75页
        3.2.3 规模还是价值:中央企业融资目标的选择第75-76页
    3.3 啄序理论与啄序悖论:中央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第76-81页
        3.3.1 啄序理论与啄序悖论第76-78页
        3.3.2 债务性融资工具与权益性融资工具的契约性质比较第78-79页
        3.3.3 中央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第79-81页
    3.4 市场势力与垄断地位:中央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第81-95页
        3.4.1 政府管制下的垄断行业中央企业定价模型及社会福利损失第83-86页
        3.4.2 垄断行业中央企业内部的结构特征和改造机理第86-89页
        3.4.3 垄断行业中央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市场行为第89-92页
        3.4.4 垄断行业中央企业的资本结构治理第92-95页
第4章 委托代理条件下的中央企业投资研究第95-117页
    4.1 政府引导下的企业投资:中央企业投资的制度现状第95-98页
        4.1.1 中国企业投资体制的历史回顾第95-97页
        4.1.2 中央企业投资体制的现状第97-98页
    4.2 投资决策:目标多元化条件下的企业投资第98-103页
        4.2.1 控股股东与经理层的双重目标函数第98-99页
        4.2.2 目标多元条件下的风险收益失衡第99-100页
        4.2.3 政策导向下的“搭便车”投资第100-102页
        4.2.4 董事会投资决策机制的缺失第102-103页
    4.3 投资过程:多重代理条件下的效率损失第103-108页
        4.3.1 中央企业投资过程中的多重代理关系第103-105页
        4.3.2 投资代理时的寻租:投资效益的净损失第105-106页
        4.3.3 投资执行中的腐败:隐藏信息与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第106-108页
    4.4 投资结果:市场势力条件下的产能过剩第108-113页
        4.4.1 激励过渡:中央企业内部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第108-109页
        4.4.2 杠杆助推:中央企业投资过度第109-110页
        4.4.3 规模经济:市场势力的扩张与市场结构的调整第110-112页
        4.4.4 垄断地位:行业产能的周期性过剩第112-113页
    4.5 资本金约束下的市场化投资:中央企业投资的治理第113-117页
        4.5.1 自有资本约束下的有限杠杆投资第113-115页
        4.5.2 融资约束下的市场化投资第115-117页
第5章 中央企业的投资决策与融资筹划第117-139页
    5.1 投融资问题的产业组织理论讨论第117-120页
        5.1.1 沉淀成本理论与投资的不可逆性第117-118页
        5.1.2 投资进入与可竞争市场理论第118-119页
        5.1.3 资本结构与产业组织理论第119-120页
    5.2 投资决策理论与中央企业的投资选择第120-127页
        5.2.1 基于净现值理论的投资决策方法第120-123页
        5.2.2 风险调整理论第123-125页
        5.2.3 实物期权的投资决策理论第125-126页
        5.2.4 中央企业的投资选择第126-127页
    5.3 融资成本理论与中央企业的融资筹划第127-132页
        5.3.1 融资成本的相关理论与计算第127-129页
        5.3.2 财务杠杆与风险第129-131页
        5.3.3 中央企业的融资筹划第131-132页
    5.4 投融资绩效的EVA 理论与中央企业实践第132-139页
        5.4.1 投融资绩效的EVA 理论第132-134页
        5.4.2 EVA 理论体系对于优化中央企业投融资的作用第134-139页
第6章 中央企业投融资的制度安排第139-151页
    6.1 构建中央企业多层次的融资体系第139-142页
        6.1.1 确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融资目标第139-140页
        6.1.2 扩大直接融资比例,改善中央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第140页
        6.1.3 优化间接融资结构,降低中央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第140-141页
        6.1.4 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央企业融资体系第141-142页
    6.2 完善委托代理条件下的中央企业投资制度第142-146页
        6.2.1 完善投资的内部决策机制和外部审核制度第142-143页
        6.2.2 强化自有资本的投资约束机制,抑制投资过度第143-145页
        6.2.3 强化投资过程的监督机制,弥补次优契约的不足第145-146页
    6.3 构建国有控股条件下投融资决策的制衡机制第146-148页
        6.3.1 国有控股与控股权约束第146-147页
        6.3.2 构建国有控股条件下投融资决策的制衡机制第147-148页
    6.4 推进中央企业投融资的市场化治理第148-151页
        6.4.1 市场机制与中央企业第148-149页
        6.4.2 推进中央企业投融资的市场化治理第149-151页
简要结论第151-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6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67-169页
后记第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蒺藜皂苷单体B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人身保险创新产品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