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竹论文--刚竹论文

高通量测序鉴定毛竹小RNA及其功能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5页
    1.1 引言第16-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第17-33页
        1.2.1 竹子开花机理和竹子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7-19页
        1.2.2 植物mi RNA研究进展第19-24页
        1.2.3 mi RNA功能研究进展第24-29页
        1.2.4 mi RNA研究方法进展第29-30页
        1.2.5 通过Small RNA测序分析植物病毒研究进展第30-33页
        1.2.6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第33页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33-34页
        1.3.1 研究目标第33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33-34页
    1.4 技术路线第34-35页
第二章 毛竹中存在的SMALL RNA及初步分析第35-62页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5-39页
        2.1.1 植物材料第35页
        2.1.2 仪器设备第35-36页
        2.1.3 酶与化学试剂第36页
        2.1.4 试验方法第36-39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9-56页
        2.2.1 RNA样品浓度和质量分析第39-40页
        2.2.2 Small RNA群体的基本分析第40-44页
        2.2.3 已知mi RNA的分析第44-47页
        2.2.4 毛竹中新的mi RNA预测及分析第47-48页
        2.2.5 毛竹mi RNA靶基因的预测第48-53页
        2.2.6 mi RNA差异表达分析第53-56页
    2.3 结论与讨论第56-62页
第三章 竹子定量RT-PCR内参基因的筛选第62-77页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63-67页
        3.1.1 实验材料第63页
        3.1.2 仪器设备第63页
        3.1.3 酶与化学试剂第63页
        3.1.4 总RNA提取与检测第63-67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67-74页
        3.2.1 定量PCR引物的选择以及cDNA质量的确定第67-69页
        3.2.2 扩增效率第69-71页
        3.2.3 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分析第71-74页
    3.3 结论与讨论第74-77页
第四章 MI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分析第77-89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77-78页
        4.1.1 实验材料第77页
        4.1.2 实验方法第77-78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78-86页
        4.2.1 mi RNA在不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第78-81页
        4.2.3 mi RNA在不同开花植株中的差异分析第81-84页
        4.2.4 条纹毛竹与正常毛竹miRNA表达差异分析第84页
        4.2.5 靶基因定量分析第84-86页
    4.3 结论与讨论第86-89页
第五章 竹子病毒及类病毒序列分析第89-103页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89-94页
        5.1.1 植物材料第89页
        5.1.2 仪器设备第89-90页
        5.1.3 酶与化学试剂第90页
        5.1.4 试验方法第90-94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94-101页
        5.2.1 small RNA组装结果与分析第94-96页
        5.2.2 RTBV病毒的组装与分析第96-98页
        5.2.3 CEVd的组装与分析第98页
        5.2.4 RTBV病毒的验证和分析第98-101页
    5.3 结论与讨论第101-10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3-106页
    6.1 结论第103-104页
    6.2 展望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23页
附录第123-146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146-147页
致谢第147-149页
中文详细摘要第149-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红外光谱的慈竹材性预测及其竹原纤维识别研究
下一篇:云南松三种切梢小蠹信息化学物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