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研究

目录第2-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7-9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7页
    1.2 本论文框架结构第7-8页
    1.3 研究方法第8-9页
2 文献综述第9-10页
3 年度报告中的投资性房地产概况第10-12页
4 投资性房地产何以成为主营业务第12-16页
    4.1 背景第12页
    4.2 战略分析与战略决策第12-14页
        4.2.1 企业宗旨第13页
        4.2.2 企业资源能力分析第13页
        4.2.3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第13页
        4.2.4 原战略评估第13页
        4.2.5 制定战略方案第13页
        4.2.6 新战略选择第13-14页
    4.3 SWOT分析第14页
    4.4 新战略的执行效果第14-16页
5 投资性房地产相关会计制度的变迁第16-19页
    5.1 存货第16页
    5.2 其他长期资产第16-17页
    5.3 投资性房地产第17-19页
6 投资性房地产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第19-23页
    6.1 选择差异第19页
    6.2 差异影响第19-20页
    6.3 是否分步消除?第20-23页
7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变更案例分析第23-28页
    7.1 概况第23页
    7.2 案例分析第23-26页
    7.3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第26-28页
8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第28-32页
    8.1 概况第28页
    8.2 是否允许采用估值技术?第28-29页
    8.3 如何使用估值技术?第29-30页
    8.4 《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第30-32页
9 在建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第32-35页
    9.1 案例分析第32-33页
    9.2 IASB2007年度改进项目第33-35页
10 融资租赁与投资性房地产的关系第35-39页
    10.1 与2003年的《改进国际会计准则》项目差异第35页
    10.2 出租人在融资租赁中涉及的土地和建筑物第35-36页
    10.3 承租人在经营租赁下持有的房地产权益第36-39页
11 中期财务报告内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第39-44页
    11.1 引言第39页
    11.2 季度财务报告与半年度财务报告均不确认第39-40页
    11.3 季度财务报告不确认、半年度财务报告确认第40-41页
    11.4 季度财务报告与半年度财务报告均确认第41-42页
    11.5 中期财务报告从不确认变更为确认第42-43页
    11.6 各中期财务报告均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第43-44页
12 母、子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差异研究第44-54页
    12.1 引言第44页
    12.2 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层面第44-48页
        12.2.1 子公司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第44-46页
        12.2.2 子公司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第46-48页
    12.3 合并财务报表层面第48-54页
        12.3.1 母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子公司采用成本模式第48-49页
        12.3.2 母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子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第49-54页
13 政策建议第54-56页
    13.1 采用成本模式的企业需要为披露目的而确定投资性房产的公允价值第54-55页
    13.2 母公司在境外市场披露的相关信息,子公司也应当同时在境内市场披露第55页
    13.3 在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两个层面会计处理可以具有差异第55页
    13.4 允许将经营租赁下房地产权益归类为投资性房地产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内非正常航班及服务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以东航为例
下一篇: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控制研究:1998-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