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立法价值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2页 |
| ·论文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 ·本文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 第2章 环境保护立法价值的理论分析 | 第12-23页 |
| ·环境保护正当性的由来 | 第12-14页 |
| ·环境保护法正当性的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 ·人的需要和法律冲突 | 第14页 |
| ·正义理论 | 第14-16页 |
| ·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 | 第16页 |
| ·正义的分配原则 | 第16-18页 |
| ·法律对利益冲突的解决之道 | 第18-19页 |
| ·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立法正当性的理论及其局限 | 第19-20页 |
| ·环境权的提出 | 第20-23页 |
| ·环境权的提出及概念 | 第20-21页 |
| ·基本环境权的公权化 | 第21-23页 |
| 第3章 国外环境保护立法价值的借鉴性研究 | 第23-28页 |
| ·美国 | 第23-24页 |
| ·日本 | 第24-25页 |
| ·欧盟 | 第25页 |
| ·瑞典 | 第25页 |
| ·国外环境保护立法价值的评析 | 第25-28页 |
| 第4章 我国环境保护立法价值的缺失 | 第28-33页 |
| ·环境保护立法价值 | 第28-30页 |
| ·环境保护立法指导思想 | 第30-31页 |
| ·环境保护立法体制 | 第31-33页 |
| 第5章 我国环境保护立法价值的选择 | 第33-41页 |
| ·我国环保法应确立的立法价值 | 第33-36页 |
| ·人类利益和生态利益并重的价值 | 第33-34页 |
| ·维护人际社会秩序和人与自然生态秩序的价值 | 第34-35页 |
| ·兼顾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价值 | 第35-36页 |
| ·基于新的立法价值的基本原则的完善 | 第36-41页 |
|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 | 第36-37页 |
| ·遵循生态规律原则 | 第37-38页 |
| ·公众参与原则 | 第38-39页 |
| ·循环利用与资源再生原则 | 第39页 |
| ·环境责任原则 | 第39-41页 |
| 结论 | 第41-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