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审查模式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3页 |
| 第2章 立法审查及立法审查模式一般理论 | 第13-20页 |
| ·立法审查及立法审查模式的概念 | 第13-15页 |
| ·立法审查的概念 | 第13-15页 |
| ·立法审查模式的概念 | 第15页 |
| ·立法审查的正当性 | 第15-18页 |
| ·人民主权 | 第15页 |
| ·权力制约 | 第15-16页 |
| ·正义 | 第16-17页 |
| ·人性 | 第17-18页 |
| ·立法审查的作用 | 第18-20页 |
| ·理顺立法结构 | 第18页 |
| ·完善立法内容 | 第18-20页 |
| 第3章 立法审查模式的主要类型 | 第20-28页 |
| ·议会审查模式 | 第20-22页 |
| ·对议会立法的审查 | 第20-21页 |
| ·对行政立法与行政授权立法的审查 | 第21-22页 |
| ·对地方立法的审查 | 第22页 |
| ·普通法院审查模式 | 第22-23页 |
| ·专门机构审查模式 | 第23-26页 |
| ·德国的审查模式 | 第23-24页 |
| ·法国的审查模式 | 第24-26页 |
| ·三种立法审查模式的比较 | 第26-28页 |
| 第4章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模式评述 | 第28-36页 |
| ·我国现行立法审查模式的法源 | 第28-29页 |
| ·宪法 | 第28页 |
| ·立法法 | 第28-29页 |
| ·我国立法审查模式的制度构成 | 第29-33页 |
| ·权限划分 | 第29-30页 |
| ·审查方式 | 第30-33页 |
| ·我国模式的特点与缺陷 | 第33-36页 |
| ·特点 | 第33页 |
| ·缺陷 | 第33-36页 |
| 第5章 完善我国立法审查模式的基本构想 | 第36-41页 |
| ·基本构想:专门委员会与法院的共同审查模式 | 第36页 |
| ·两个有关问题的阐释 | 第36-41页 |
| ·立法审查专门委员会的地位之争 | 第37-38页 |
| ·司法机关进行立法审查是否是不能承受之重 | 第38-41页 |
| 第6章 完善我国立法审查模式的具体构建 | 第41-52页 |
| ·立法审查专门委员会的设立及审查 | 第41-48页 |
| ·设立立法审查专门委员会 | 第41-42页 |
| ·异议审查方式的重构 | 第42-48页 |
|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法院审查制度 | 第48-52页 |
| ·管辖权的设置 | 第50页 |
| ·审查内容 | 第50页 |
| ·审查意见的处理 | 第50-51页 |
| ·异议救济 | 第51-52页 |
| 结语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