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均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各国的发展 | 第13-15页 |
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的四阶段 | 第15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和博弈论基础 | 第17-31页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基本组成 | 第17-19页 |
2.1.1 无线传感器系统结构 | 第17-18页 |
2.1.2 传感器节点的结构 | 第18-19页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 第19-27页 |
2.2.1 路由协议分类 | 第19-20页 |
2.2.2 无线传感器现有路由协议分析 | 第20-26页 |
2.2.3 无线传感器路由协议设计原则 | 第26-27页 |
2.3 博弈论基础 | 第27-29页 |
2.3.1 博弈论简介 | 第27页 |
2.3.2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 | 第27-28页 |
2.3.3 博弈论的数学模型 | 第28-29页 |
2.3.4 博弈论的分类 | 第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基于剩余能量的改进型路由算法 | 第31-53页 |
3.1 网络模型和问题描述 | 第31-35页 |
3.1.1 网络模型 | 第31-32页 |
3.1.2 问题描述 | 第32-35页 |
3.2 N-LEACH算法 | 第35-42页 |
3.2.1 簇首节点数目最优值 | 第35-37页 |
3.2.2 剩余能量的引入 | 第37-39页 |
3.2.3 N-LEACH算法的实现 | 第39-40页 |
3.2.4 加权系数的确定 | 第40-42页 |
3.3 算法实现流程 | 第42-46页 |
3.3.1 簇的形成阶段 | 第42-43页 |
3.3.2 稳定工作阶段 | 第43页 |
3.3.3 算法伪代码 | 第43-46页 |
3.4 仿真实验 | 第46-52页 |
3.4.1 仿真平台简介 | 第46页 |
3.4.2 仿真参数设置 | 第46-47页 |
3.4.3 算法仿真 | 第47-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基于博弈论的协同传输路由算法 | 第53-69页 |
4.1 问题描述 | 第53-56页 |
4.1.1 WN-LEACH问题的扩展 | 第53-54页 |
4.1.2 节点理性分析 | 第54-55页 |
4.1.3 节点偏好的分析 | 第55-56页 |
4.2 GTCRA算法 | 第56-61页 |
4.2.1 GTCRA简介 | 第56页 |
4.2.2 邻居节点的密度 | 第56-57页 |
4.2.3 簇首的选择 | 第57-59页 |
4.2.4 协同节点选择 | 第59-61页 |
4.3 算法实现流程 | 第61-63页 |
4.4 仿真实验 | 第63-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