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设计方法学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专家设计系统 | 第11页 |
1.2.2 人工神经网络 | 第11页 |
1.2.3 质量功能配置(QFD) | 第11-12页 |
1.2.4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 第12页 |
1.3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工业纳米碳酸钙的制备 | 第15-24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纳米碳酸钙制备方法 | 第15-18页 |
2.2.1 制备纳米碳酸钙的物理方法 | 第15页 |
2.2.2 复分解法 | 第15页 |
2.2.3 碳化法 | 第15-18页 |
2.3 喷雾碳化法纳米碳酸钙生产设备工艺 | 第18-20页 |
2.4 纳米碳酸钙生产现状与趋势 | 第20-22页 |
2.4.1 纳米碳酸钙生产现状 | 第20-21页 |
2.4.2 纳米碳酸钙生产设备存在问题 | 第21-22页 |
2.4.3 纳米碳酸钙工业生产发展趋势 | 第22页 |
2.5 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基于质量功能配置(QFD)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系统设计模型 | 第24-44页 |
3.1 引言 | 第24-25页 |
3.2 起源与现状 | 第25-27页 |
3.2.1 质量功能配置 | 第25-26页 |
3.2.2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 第26-27页 |
3.3 QFD基本原理 | 第27-31页 |
3.3.1 概念 | 第27-28页 |
3.3.2 QFD的主要分析模型——质量屋 | 第28页 |
3.3.3 QFD的实施步骤 | 第28-31页 |
3.4 TRIZ理论基本原理与方法 | 第31-40页 |
3.4.1 TRIZ理论体系 | 第31-33页 |
3.4.2 TRIZ的理论基础 | 第33-35页 |
3.4.3 冲突的分析与解决工具 | 第35-39页 |
3.4.4 物质-场分析 | 第39-40页 |
3.5 基于知识的问题解决工具 | 第40-42页 |
3.5.1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 | 第40-41页 |
3.5.2 效应知识库 | 第41-42页 |
3.6 基于QFD与TRIZ的系统设计改进模型 | 第42-4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喷雾法制备纳米碳酸钙装置QFD需求分析 | 第44-55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客户需求的确定及权重分析 | 第44-50页 |
4.2.1 客户需求分析 | 第44-45页 |
4.2.2 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装置需求获取 | 第45-48页 |
4.2.3 卡诺客户需求模型 | 第48-49页 |
4.2.4 技术措施的获取与评价 | 第49-50页 |
4.3 质量屋的建立与评价 | 第50-54页 |
4.3.1 质量屋的建立 | 第50-51页 |
4.3.2 质量屋技术措施重要度计算 | 第51-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基于TRIZ的纳米碳酸钙设备改进设计 | 第55-70页 |
5.1 引言 | 第55-56页 |
5.2 喷雾碳化装置喷嘴的冲突确定 | 第56-59页 |
5.2.1 TRIZ冲突与技术进化 | 第56页 |
5.2.2 利用QFD质量屋敏感矩阵确定冲突 | 第56-59页 |
5.3 喷雾碳化装置喷嘴冲突的分析 | 第59-60页 |
5.3.1 主要冲突的现有解决方案 | 第59页 |
5.3.2 建立问题技术冲突表述 | 第59-60页 |
5.4 喷嘴问题冲突的解决 | 第60-66页 |
5.4.1 技术冲突分析及解决方案 | 第60-63页 |
5.4.2 物理冲突分析 | 第63页 |
5.4.3 基于物理冲突的TRIZ改进方案设计 | 第63-66页 |
5.5 喷雾碳化装置概念设计方案 | 第66-69页 |
5.5.1 控制反应温度的概念设计 | 第66页 |
5.5.2 喷嘴的概念设计 | 第66-68页 |
5.5.3 喷雾碳化装置整体改进设计 | 第68-6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研究工作的总结 | 第70页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70-71页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