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含硼体系薄膜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7-24页
    1.1 硼(B)单质简介第7-8页
    1.2 氧化硼(B_2O_3)介绍第8-9页
    1.3 锂离子电池综述第9-18页
        1.3.1 引言第9页
        1.3.2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第9-11页
        1.3.3 锂离子电池的优点第11-12页
        1.3.4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2-13页
        1.3.5 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第13-16页
        1.3.6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第16-18页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8-19页
    参考文献第19-24页
第二章 实验条件介绍第24-36页
    2.1 薄膜制备—激光脉冲沉积(pulsed laser deposition)法第24-27页
        2.1.1 激光脉冲沉积技术发展历程第24页
        2.1.2 脉冲激光沉积制薄膜的基本原理第24-26页
        2.1.3 PLD实验装置示意图第26-27页
    2.2 薄膜样品的测试表征第27-32页
        2.2.1 X射线衍射(XRD)第27-28页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8-29页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9-30页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0-31页
        2.2.5 拉曼光谱(Raman)第31页
        2.2.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第31-32页
    2.3 电池组装第32页
    2.4 电学性能测试第32-34页
        2.4.1 恒电流充放电法(Galvanostatic Dischange/Change Cycling)第32-33页
        2.4.2 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ograms)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第三章 无定形B_2O_3薄膜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第36-45页
    3.1 研究背景介绍第36-37页
    3.2 实验操作部分第37页
        3.2.1 样品靶的制备第37页
        3.2.2 脉冲激光沉积(PLD)条件参数第37页
        3.2.3 测试表征第37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7-42页
        3.3.1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7-39页
        3.3.2 形貌表征第39页
        3.3.3 结构表征第39-42页
    3.4 研究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第四章 四方晶系B_(50)薄膜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5-58页
    4.1 研究背景介绍第45-46页
    4.2 实验操作部分第46-47页
        4.2.1 样品靶的制备第46页
        4.2.2 脉冲激光沉积(PLD)条件参数第46页
        4.2.3 测试表征第46页
        4.2.4 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第46-47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7-54页
        4.3.1 B_(50)四方晶系结构第47-48页
        4.3.2 B_(50)的电化学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第48-52页
        4.3.3 B_(50)电子结构探究第52页
        4.3.4 B_(50)储锂行为的计算模拟第52-54页
    4.4 研究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总结与展望第58-59页
附章 SnO_2-Se复合物薄膜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9-73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73-74页
致谢第74-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云金芽胞杆菌晶体蛋白Cry26Aa中决定晶胞粘连表型的结构特征
下一篇:基于分布计算的配电网小电流故障动态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