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苏云金芽胞杆菌晶体蛋白Cry26Aa中决定晶胞粘连表型的结构特征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縮略语表第10-11页
1. 前言第11-27页
    1.1 苏云金芽胞杆菌简介第11-12页
    1.2 芽胞的概述第12-17页
        1.2.1 芽胞的结构及其组成第12-14页
        1.2.2 芽胞的形成第14-17页
            1.2.2.1 芽胞的形成过程第14-17页
            1.2.2.2 芽胞形成的调控第17页
    1.3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的概述第17-21页
        1.3.1 杀虫晶体蛋白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第17-19页
        1.3.2 杀虫晶体蛋白的定位和分类第19-20页
        1.3.3 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第20-21页
    1.4 苏云金芽胞杆菌伴胞晶体的形态及其形成过程第21-23页
    1.5 晶胞粘连现象的研究进展第23-26页
    1.6 晶胞粘连现象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6-27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7-46页
    2.1 实验材料第27-40页
        2.1.1 质粒、菌株和引物第27-37页
        2.1.2 培养基第37页
        2.1.3 抗生素及细菌培养温度第37-38页
        2.1.4 研究中用到的酶、抗体和试剂盒第38页
        2.1.5 实验试剂及配方第38-39页
        2.1.6 实验仪器第39-40页
    2.2 实验方法第40-46页
        2.2.1 DNA的常规操作第40-43页
            2.2.1.1 DNA的体外重组操作第40页
            2.2.1.2 PCR产物和酶切产物的回收第40-41页
            2.2.1.3 苏云金芽胞杆菌质粒DNA的制备第41页
            2.2.1.4 大肠杆菌质粒DNA的制备第41页
            2.2.1.5 苏云金芽胞杆菌总DNA的快速制备第41-42页
            2.2.1.6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氯化钙转化第42页
            2.2.1.7 苏云金芽胞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电转化第42-43页
            2.2.1.8 大肠杆菌转化子的筛选第43页
            2.2.1.9 苏云金芽胞杆菌重组菌的筛选第43页
        2.2.2 SOE-PCR第43-44页
        2.2.3 利用质粒不相容原理消除内生大质粒法第44页
        2.2.4 晶体蛋白样的制备第44页
        2.2.5 His标签蛋白的纯化方法第44-45页
        2.2.6 GST标签蛋白的纯化方法第45页
        2.2.7 斑点杂交第45-46页
3. 结果和分析第46-74页
    3.1 利用质粒不相容性消除YBT-020内生质粒pBMB28第46-50页
        3.1.1 消除了质粒pBMB28的突变株BMB1602的获得第46-49页
            3.1.1.1 含有外源质粒pRep28B重组菌的筛选第46-47页
            3.1.1.2 不含pBMB28但含pRep28B的突变株BMB1601的筛选第47-48页
            3.1.1.3 不含pBMB28和pRep28B的突变株BMB1602的筛选第48-49页
        3.1.2 突变株BMB1602不具有晶胞粘连现象第49-50页
    3.2 晶胞粘连必须因子ScaA、ScaB和Cry26Aa的相互作用研究第50-54页
        3.2.1 Cry26Aa-His、ScaA-GST、ScaB-GST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第50-52页
            3.2.1.1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0-51页
            3.2.1.2 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第51-52页
        3.2.2 Cry26Aa-His、ScaA-GST、ScaB-GST蛋白间相互作用的检测第52-54页
            3.2.2.1 Cry26Aa-His与ScaA-GST相互作用的检测第52-53页
            3.2.2.2 Cry26Aa-His、ScaA-GST、ScaB-GST三个蛋白共同相互作用的检测第53-54页
    3.3 其他类晶体蛋白不能在野生型YBT-020中形成晶胞粘连表型第54-55页
    3.4 Cry26Aa中与晶胞粘连现象相关的关键功能位点第55-74页
        3.4.1 Cry26Aa的氨基半段或羧基半段不能控制晶胞粘连现象第55-60页
            3.4.1.1 Cry26Aa、CrylCa、Cry7Ba的C/N半段分界点的确定第56页
            3.4.1.2 C/N半段互换载体的构建第56-57页
            3.4.1.3 互换重组蛋白在宿主菌BMBJ1中表达情况的检测第57-58页
            3.4.1.4 互换重组菌株晶胞表型的观察第58-60页
        3.4.2 Cry26Aa中与晶胞粘连现象相关的功能域分散在整个区域中第60-69页
            3.4.2.1 晶体蛋白Cry26Aa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第60-61页
            3.4.2.2 氨基酸缺失载体的构建第61页
            3.4.2.3 氨基末端和羧基末端部分氨基酸与晶胞粘连现象有关第61-64页
            3.4.2.4 中间区域部分氨基酸与晶胞粘连现象有关第64-66页
            3.4.2.5 三个保守Domain处部分氨基酸与晶胞粘连现象有关第66-69页
        3.4.3 Cry26Aa第3-16位氨基酸中单个氨基酸的改变不影响粘连现象第69-71页
            3.4.3.1 点突变载体的构建第69-70页
            3.4.3.2 第3-16位氨基酸中单个氨基酸的改变不影响晶胞粘连现象的形成第70-71页
        3.4.4 晶体蛋白Cry26Aa三个保守Domain的空间结构分析第71-74页
4. 讨论第74-76页
    4.1 粘连相关蛋白ScaA、ScaB、Cry26Aa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晶体蛋白Cry26Aa可能通过与其他特殊芽胞因子发生互作而定位第74-75页
    4.2 Cry26Aa特殊的空间结构决定其能形成特殊的晶胞粘连现象第75页
    4.3 利用质粒不相容性原理可作为消除芽胞杆菌的内生大质粒的有效策略第75-76页
5. 总结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发表文章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淞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HSP70全序列的克隆及其表达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含硼体系薄膜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