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课题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分布计算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配电网小电流故障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分布计算与配网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原理的理论研究 | 第14-23页 |
2.1 分布计算理论研究 | 第14-16页 |
2.1.1 分布计算系统概述 | 第14-15页 |
2.1.2 分布计算特点 | 第15页 |
2.1.3 分布计算模型 | 第15-16页 |
2.2 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定位分析 | 第16-22页 |
2.2.1 谐振接地系统的性能特点 | 第16-17页 |
2.2.2 单相接地故障详细分析 | 第17-19页 |
2.2.3 谐振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特点总结 | 第19-20页 |
2.2.4 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分析 | 第20-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改进差异演化算法在单相接地故障定位中的研究 | 第23-33页 |
3.1 定位算法概述 | 第23-24页 |
3.1.1 矩阵定位算法分析 | 第23页 |
3.1.2 人工智能定位算法分析 | 第23-24页 |
3.2 标准差异演化算法及其改进 | 第24-26页 |
3.2.1 标准 DE 算法 | 第24-25页 |
3.2.2 DE 算法的改进 | 第25-26页 |
3.3 基于改进 DE 算法的故障定位算法原理 | 第26-29页 |
3.3.1 主 -从区域以及线路区段划分法 | 第26-27页 |
3.3.2 小电流故障定位评价函数模型的构造 | 第27页 |
3.3.3 开关期望函数的构造 | 第27-28页 |
3.3.4 主 -从区域定位算法步骤 | 第28-29页 |
3.4 算法仿真分析 | 第29-32页 |
3.4.1 故障定位实例 | 第29-30页 |
3.4.2 改进 DE 定位算法性能分析 | 第30-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单相接地故障类型辨识分析方法 | 第33-38页 |
4.1 小电流接地故障简述 | 第33页 |
4.2 小波分析及故障特征提取 | 第33-34页 |
4.2.1 小波包分解系数 | 第33-34页 |
4.2.2 小波包分解系数重构 | 第34页 |
4.2.3 小波包分解系数重构的特征提取 | 第34页 |
4.3 故障定位系统中小电流故障类型分类算法研究 | 第34-35页 |
4.3.1 动态中心点故障类型分类算法 | 第35页 |
4.4 算法仿真及分析 | 第35-3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基于分布计算的小电流故障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8-54页 |
5.1 小电流故障定位系统架构设计 | 第38-40页 |
5.2 监控设备层 | 第40页 |
5.3 数据通信层 | 第40-43页 |
5.4 监控中心层 | 第43-45页 |
5.5 基于分布计算的故障定位系统的特点总结 | 第45-46页 |
5.6 应用服务器的实现 | 第46-52页 |
5.6.1 整体实现 | 第46-47页 |
5.6.2 改进 DE 定位算法在故障定位系统中的实现 | 第47-51页 |
5.6.3 故障类型分类算法在故障定位系统中的实现 | 第51-52页 |
5.7 串口服务器的实现 | 第52-53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结论 | 第54页 |
6.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