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质量客观评价系统的研究及实现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页 |
1.2 语音质量评价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7-9页 |
1.2.1 基于输入-输出方式的评价方法 | 第8-9页 |
1.2.2 基于输出方式的评价方法 | 第9页 |
1.2.3 总结 | 第9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2 语音质量评价方法概述 | 第11-21页 |
2.1 语音感知机理 | 第11-13页 |
2.2 语音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 第13-15页 |
2.3 语音质量客观评价方法 | 第15-20页 |
2.3.1 客观评价方法的原理 | 第15页 |
2.3.2 客观评价方法的评价性能 | 第15-16页 |
2.3.3 几种经典的客观评价方法 | 第16-18页 |
2.3.4 客观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18-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PESQ 语音质量客观评价方法 | 第21-33页 |
3.1 PESQ 算法的理论分析 | 第21-30页 |
3.1.1 语音信号预处理 | 第21-24页 |
3.1.2 感知模型 | 第24-30页 |
3.2 PESQ 算法性能验证 | 第30-32页 |
3.2.1 客观评价的有效性 | 第30页 |
3.2.2 有效性分析 | 第30-32页 |
3.3 PESQ 算法应用范围 | 第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语音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功能实现 | 第33-51页 |
4.1 设计方案 | 第33-35页 |
4.2 显控模块 | 第35-39页 |
4.2.1 SOPC 技术 | 第35-36页 |
4.2.2 Nios II 软核 | 第36-37页 |
4.2.3 显控模块的实现 | 第37-39页 |
4.3 放音/录音模块 | 第39-41页 |
4.3.1 I2C 总线简介 | 第39-40页 |
4.3.2 I2C 总线设计 | 第40-41页 |
4.4 语音存储模块 | 第41-48页 |
4.4.1 SD 卡的驱动 | 第41-44页 |
4.4.2 FatFs 的移植 | 第44-45页 |
4.4.3 WAV 语音文件 | 第45-48页 |
4.5 PESQ 评价算法模块 | 第48-50页 |
4.5.1 PESQ 程序简介 | 第48页 |
4.5.2 PESQ 算法的移植 | 第48-49页 |
4.5.3 硬件资源的合理配置 | 第49-50页 |
4.6 本章小节 | 第50-51页 |
5 PESQ 评价算法的程序优化 | 第51-63页 |
5.1 非线性运算的实现 | 第51-52页 |
5.2 程序结构和数据的安排 | 第52-55页 |
5.2.1 听觉感知模型的模块化 | 第52页 |
5.2.2 内存池的基本原理 | 第52-53页 |
5.2.3 内存池的软件实现 | 第53-55页 |
5.3 用户定制指令 | 第55-56页 |
5.3.1 Nios II 定制指令 | 第55-56页 |
5.3.2 实现 Nios II 定制指令 | 第56页 |
5.4 FFT 算法优化 | 第56-59页 |
5.4.1 实数 FFT 的理论分析 | 第57-58页 |
5.4.2 FFT 算法的软件实现 | 第58-59页 |
5.4.3 优化结果分析 | 第59页 |
5.5 C2H 硬件加速器 | 第59-60页 |
5.6 实验结果 | 第60-6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