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前言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意义和目的 | 第11-12页 |
1.4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5 文章结构 | 第12-14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2.1 基本定义 | 第15-16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2.2.1 应收账款管理理论 | 第16-17页 |
2.2.2 合同管理理论 | 第17页 |
2.3 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相关企业背景 | 第20-28页 |
3.1 企业背景 | 第20页 |
3.2 企业应收账款问题分析 | 第20-21页 |
3.3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状况 | 第21-26页 |
3.3.1 应收账款回收及调价索赔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 第21-22页 |
3.3.2 催收办公室主任职责 | 第22页 |
3.3.3 指标设置 | 第22-23页 |
3.3.4 信息填报制度设置 | 第23-26页 |
3.3.5 考核与奖励办法 | 第26页 |
3.4 改进方向 | 第26-2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基于合同管理的工程款回收管理体系研究 | 第28-45页 |
4.1 工程项目计量(结算)收款流程 | 第28页 |
4.2 管理岗位设置 | 第28-29页 |
4.3 管理机构及职责设置 | 第29-30页 |
4.4 工程项目结算与收款管理制度 | 第30-40页 |
4.4.1 应收账款回收及调价索赔领导小组主要成员的职责 | 第30页 |
4.4.2 指标设置 | 第30-38页 |
4.4.3 信息填报制度设置 | 第38-40页 |
4.4.4 子、分公司及项目部工程项目结算与收款管理制度 | 第40页 |
4.5 考核评分方法设置 | 第40-44页 |
4.5.1 施工承包合同签订阶段的考核 | 第40页 |
4.5.2 工程项目建设、已完工未结算、已完工结算未收完款阶段的考核 | 第40-44页 |
4.5.3 子、分公司对项目部的考核 | 第4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基于合同管理的施工企业工程款回收管理 | 第45-60页 |
5.1 施工承包合同签订阶段的工程款回收管理 | 第45-48页 |
5.1.1 选择业主 | 第45-46页 |
5.1.2 加强对施工承包合同的评估,保证资金的正常回收 | 第46-47页 |
5.1.3 施工承包合同条件不可更改的情况下的一些处理 | 第47-48页 |
5.2 工程项目建设阶段的工程款回收管理 | 第48-54页 |
5.2.1 一般性在建项目的工程款回收管理 | 第48-54页 |
5.2.2 同一业主及同一区域在建项目的工程款回收管理 | 第54页 |
5.3 工程项目已完工未结算阶段的工程款回收管理 | 第54-59页 |
5.4 工程项目已完工结算未收完款阶段的工程款回收管理 | 第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网上申报信息系统的建设 | 第60-65页 |
6.1 信息系统的功能设想 | 第60-61页 |
6.2 为实现功能应设置的项目与逻辑关系 | 第61-64页 |
6.2.1 设置业主类别 | 第61页 |
6.2.2 设置项目类别 | 第61页 |
6.2.3 设置工程项目合同初始信息 | 第61-62页 |
6.2.4 设置结算收款年度指标 | 第62页 |
6.2.5 工程项目进度确认(结算)收款信息填报窗口设置及逻辑关系 | 第62-63页 |
6.2.6 识别应收工程款到期与未到期的设置 | 第63-64页 |
6.2.7 预警设置 | 第6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