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问题的提出 | 第9-12页 |
2 已有相关研究的回顾与评析 | 第12-18页 |
2.1 孝文化与农村家庭养老 | 第12-15页 |
2.1.1 孝与家庭养老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2.1.2 孝文化与生育观 | 第13-14页 |
2.1.3 生育观与家庭养老 | 第14-15页 |
2.2 农村家庭养老困境研究 | 第15-16页 |
2.2.1 代际失衡现象 | 第15-16页 |
2.2.2 老年安全与贫困问题 | 第16页 |
2.3 农村家庭养老困境的原因分析和现实路径探索 | 第16-18页 |
2.3.1 原因分析 | 第16-17页 |
2.3.2 现实路径探索 | 第17-18页 |
3 研究方法和调查对象略述 | 第18-20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3.1.1 选择研究场地 | 第18页 |
3.1.2 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第18-19页 |
3.2 调查对象 | 第19-20页 |
4 家庭养老的现状及其困境 | 第20-32页 |
4.1 S村家庭养老现状 | 第20-24页 |
4.1.1 S村简介 | 第20-21页 |
4.1.2 S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 第21-24页 |
4.2 S村的家庭养老困境 | 第24-32页 |
4.2.1 子女的两难处境——从面子到生存策略 | 第24-29页 |
4.2.2 老年人的家庭地位——从“家庭重心”到“边缘人” | 第29-32页 |
5 村落孝文化的变迁与家庭养老 | 第32-46页 |
5.1 孝文化的变迁 | 第32-37页 |
5.1.1 孝文化的定义及其历史变迁 | 第32-35页 |
5.1.2 孝文化中的传统本体性价值观的变化 | 第35-37页 |
5.2 孝文化与家庭养老 | 第37-41页 |
5.2.1 孝与家庭养老——因病而凸显的养老问题 | 第37-38页 |
5.2.2 种与家庭养老——“恩往下流”呈现的养老问题 | 第38-41页 |
5.3 村庄舆论与家庭养老 | 第41-46页 |
5.3.1 村庄舆论与人情、面子 | 第41-42页 |
5.3.2 村庄舆论的强弱与偏向 | 第42-46页 |
6 农村养老将走向何方 | 第46-49页 |
6.1 从家庭“空巢化”到村落“空巢化” | 第46-47页 |
6.2 个人养老、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 第47-49页 |
7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一 《当代社会转型中农村孝文化的变迁与家庭养老研究》调查问卷(父母) | 第56-62页 |
附录二 《当代社会转型中农村孝文化的变迁与家庭养老研究》调查问卷(子女) | 第62-67页 |
附录三 S村父母访谈提纲 | 第67-69页 |
附录四 S村子女访谈提纲 | 第69-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
个人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