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中外产业投资基金法律制度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2-16页
第一章 关于产业投资基金的理论背景第16-32页
    第一节 产业投资基金概念的界定第16-20页
        一、我国产业投资基金概念的产生第16-17页
        二、我国理论界对产业投资基金的探讨第17-20页
    第二节 产业投资基金与相关概念的甄别第20-26页
        一、产业投资基金与证券投资基金的比较第20-22页
        二、产业投资基金与创业投资基金的比较第22-24页
        三、产业投资基金与股权投资基金的比较第24-26页
    第三节 产业投资基金的特征第26-28页
        一、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具有增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第26-27页
        二、增值服务与资金投入并重第27页
        三、基金管理人为某一特定产业领域的精英第27页
        四、产业投资基金高风险与高收益并举第27-28页
    第四节 产业投资基金的种类第28-32页
        一、按组织形式分类第28-29页
        二、按发行方式分类第29页
        三、按投资领域分类第29-31页
        四、按运作方式分类第31-32页
第二章 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实践发展与法律现状第32-47页
    第一节 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第32-34页
        一、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育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第32页
        二、产业投资基金的起步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2006 年)第32-33页
        三、产业投资基金的试点阶段(2006 年~2008 年)第33页
        四、产业投资基金的繁荣发展阶段(2009 年至今)第33-34页
    第二节 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特点第34-36页
        一、行政色彩浓厚,政府过分干预第34页
        二、地区间发展失衡,资金与市场不匹配第34-35页
        三、人民币基金为主导,外币基金平均规模偏高第35-36页
        四、公司制仍为基金组织形式首选第36页
        五、IPO 退出阻力渐显,并购退出日渐升温第36页
    第三节 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立法现状第36-39页
        一、与产业投资基金相关的专门立法第37-38页
        二、与产业投资基金相关的其他立法第38-39页
    第四节 我国发展产业投资基金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第39-47页
        一、产业投资基金的市场准入机制有待健全第39-40页
        二、有限合伙型产业投资基金法律制度亟待完善第40-41页
        三、专门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缺位第41-43页
        四、退出机制法律障碍重重第43-47页
第三章 国外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历史及国际立法经验第47-55页
    第一节 国外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历史第47-50页
        一、发育阶段(15~20 世纪初)第47-48页
        二、起步阶段(20 世纪 40~60 年代初)第48页
        三、探索与完善阶段(20 世纪 60~70 年代末)第48-49页
        四、发展与繁荣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末~90 年代末)第49页
        五、调整与新发展阶段(2000 年~至今)第49-50页
    第二节 关于产业投资基金的国际立法经验第50-55页
        一、关于产业投资基金市场准入机制的国际经验第50-51页
        二、关于有限合伙型产业投资基金的国际经验第51-52页
        三、关于产业投资基金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国际经验第52-53页
        四、关于产业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的国际经验第53-55页
第四章 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立法建议第55-64页
    第一节 对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立法模式的探讨第55-56页
    第二节 完善产业投资基金的市场准入机制第56-57页
    第三节 完善有限合伙型产业投资基金的法律制度第57-59页
        一、适当放宽人数的限制第57-58页
        二、加强对有限合伙人的保护第58-59页
    第四节 完善产业投资基金税收优惠的法律制度第59-62页
        一、坚持税收法定的指导原则第59-60页
        二、对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第60-62页
    第五节 完善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第62-64页
        一、对于首次公开上市(IPO)退出的制度完善第62-63页
        二、对于并购退出的制度完善第63-64页
结语第64-66页
    一、研究结论的归纳第64页
    二、可能存在的局限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个人简历第70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社会转型中农村孝文化的变迁与家庭养老研究--基于河南S村的调查
下一篇:我国农业保险法律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