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教育界抗日活动述论(1931-1945)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引言 | 第11-14页 |
| 第一章 黑龙江教育界抗战救亡活动的背景 | 第14-17页 |
| 第二章 黑龙江教育界的抗战救亡活动概况 | 第17-34页 |
| 第一节 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 第17-22页 |
| 一、 举行示威、游行 | 第17-19页 |
| 二、 编唱抗日歌曲 | 第19-20页 |
| 三、 组建宣传团体 | 第20-22页 |
| 第二节 支援抗日武装斗争 | 第22-27页 |
| 一、 支持马占山江桥抗战 | 第22-23页 |
| 二、 支援抗日游击战争 | 第23页 |
| 三、 组织民众投身抗日 | 第23-24页 |
| 四、 组织武装军事训练 | 第24-25页 |
| 五、 组建学兵队 | 第25-27页 |
| 第三节 抵制奴化教育 | 第27-31页 |
| 一、 宣传爱国思想 | 第27-29页 |
| 二、 展开秘密斗争 | 第29-31页 |
| 第四节 黑龙江籍流亡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 | 第31-34页 |
| 一、 成立黑龙江留平学生救国会 | 第31-32页 |
| 二、 参加“东联”的抗日救亡活动 | 第32页 |
| 三、 投身西安地区的救亡斗争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对黑龙江教育界抗日救亡运动的评析 | 第34-42页 |
| 第一节 黑龙江教育界抗战救亡活动的特点 | 第34-38页 |
|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作用突出 | 第34-35页 |
| 二、 斗争形式多种多样 | 第35-36页 |
| 三、 斗争时间长且地域广泛 | 第36-37页 |
| 四、 参与人员广泛 | 第37-38页 |
| 第二节 黑龙江教育界抗战救亡活动的历史作用 | 第38-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注释 | 第43-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