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牛奶掺杂检测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近红外光谱检测掺杂牛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牛奶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2章 近红外光谱测量原理及双积分球光学参数测量系统 | 第15-32页 |
2.1 近红外测量原理 | 第15-18页 |
2.2 光学参数的测量原理 | 第18-22页 |
2.2.1 双积分球测量原理 | 第19-21页 |
2.2.2 逆倍增算法原理 | 第21-22页 |
2.3 化学计量学 | 第22-27页 |
2.3.1 主成分分析 | 第23-24页 |
2.3.2 偏最小二乘法 | 第24-25页 |
2.3.3 评价模型的优劣 | 第25-27页 |
2.4 实验仪器、方法、样品 | 第27-31页 |
2.4.1 实验仪器 | 第27-29页 |
2.4.2 系统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 第29页 |
2.4.3 实验样品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牛奶的成分与光学参数之间关系的研究 | 第32-43页 |
3.1 牛奶的主要成分 | 第32-33页 |
3.2 浑浊介质光学参数介绍 | 第33-34页 |
3.3 牛奶的光学特性 | 第34-42页 |
3.3.1 分析牛奶成分变化引起的光学参数变化 | 第34-41页 |
3.3.2 光学参数变化分析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基于光学参数判别掺假牛奶 | 第43-58页 |
4.1 模式识别方法 | 第43-46页 |
4.1.1 无监督的识别方法 | 第43-45页 |
4.1.2 有监督的识别方法 | 第45-46页 |
4.2 基于光学参数对不同品牌牛奶的分类 | 第46-47页 |
4.3 基于光学参数对掺假牛奶的判别 | 第47-53页 |
4.3.1 PCA判别模型 | 第47-49页 |
4.3.2 PLS-DA判别模型 | 第49-53页 |
4.4 判别模型的优化 | 第53-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总结 | 第58-59页 |
5.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