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中国畜牧业保险的微观效果与政策优化研究--以生猪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4-19页
        1.2.1 研究目标第14-15页
        1.2.2 研究内容第15-17页
        1.2.3 论文框架第17-18页
        1.2.4 数据来源第18-19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20页
        1.3.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3.2 技术路线第20页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难点第20-22页
        1.4.1 可能的创新点第20-21页
        1.4.2 难点第21-2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2-35页
    2.1 相关概念第22-23页
        2.1.1 农业保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第22页
        2.1.2 政策性畜牧业保险第22页
        2.1.3 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第22-23页
    2.2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3-25页
        2.2.1 风险管理理论第23页
        2.2.2 风险分散理论第23-24页
        2.2.3 市场失灵理论第24页
        2.2.4 公共财政理论第24-25页
    2.3 国内畜牧业保险研究综述第25-30页
        2.3.1 我国畜牧业保险的发展研究第25-27页
        2.3.2 对运行效果的评价研究第27页
        2.3.3 对保险的需求及参保意愿研究第27-28页
        2.3.4 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研究第28-30页
    2.4 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综述第30-32页
        2.4.1 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研究第30页
        2.4.2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需求及参保意愿研究第30-31页
        2.4.3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研究第31-32页
    2.5 国内外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研究综述第32-34页
        2.5.1 国外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研究现状第32-33页
        2.5.2 我国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研究现状第33-34页
    2.6 对本研究的启示第34页
    2.7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中国生猪保险的发展演化及国际比较分析第35-43页
    3.1 我国生猪保险的发展演化第35-37页
        3.1.1 实施政策性生猪保险的必要性第35页
        3.1.2 我国生猪保险的发展演化第35-37页
    3.2 国外政策性畜牧业保险的发展情况第37-39页
        3.2.1 德国第38页
        3.2.2 美国第38页
        3.2.3 加拿大第38-39页
        3.2.4 日本第39页
    3.3 政策性生猪保险的国际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9-41页
        3.3.1 政策性生猪保险的国际比较分析第39-40页
        3.3.2 国外政策性畜牧业保险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养殖户生猪保险参保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3-58页
    4.1 调研地区生猪保险实施概况第43-45页
        4.1.1 河南省生猪保险实施概况第43-44页
        4.1.2 江苏省生猪保险实施概况第44-45页
    4.2 样本特征与模型变量选择第45-47页
        4.2.1 样本分布第45页
        4.2.2 样本的基本特征第45-46页
        4.2.3 模型变量选择第46-47页
    4.3 养殖户的参保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第47-51页
        4.3.1 养殖户的参保意愿第47-48页
        4.3.2 养殖户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第48-51页
    4.4 养殖户的参保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第51-56页
        4.4.1 养殖户的参保行为第52页
        4.4.2 养殖户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第52-56页
    4.5 研究结果第56页
        4.5.1 影响养殖户参保意愿的因素第56页
        4.5.2 影响养殖户参保行为的因素第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五章 生猪保险实施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实证分析第58-66页
    5.1 不足额投保问题实证分析第58-60页
    5.2 不救治患病育肥猪问题实证分析第60-61页
    5.3 不注意改善卫生防疫条件问题实证分析第61-63页
        5.3.1 模型设定第61页
        5.3.2 变量设置与描述第61-62页
        5.3.3 影响养殖户改善卫生防疫条件的因素第62-63页
    5.4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63-64页
        5.4.1 是否存在道德风险的研究结果第63页
        5.4.2 对存在道德风险问题的讨论第63-64页
    5.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六章 生猪养殖风险、价格波动与畜牧业保险政策优化第66-78页
    6.1 我国生猪养殖业现状情况第66-67页
        6.1.1 我国畜牧养殖产业总体现状第66页
        6.1.2 我国生猪养殖业现状第66-67页
    6.2 生猪养殖规模化背景下的风险转移第67-70页
        6.2.1 生猪养殖的传统风险第67-68页
        6.2.2 生猪规模化养殖现状第68-69页
        6.2.3 规模化养殖形势下的主要风险第69页
        6.2.4 生猪规模化养殖对市场波动的平抑作用第69-70页
    6.3 生猪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分析第70-75页
        6.3.1 生猪市场价格波动情况第70-71页
        6.3.2 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第71-72页
        6.3.3 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分析第72-75页
        6.3.4 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调控第75页
    6.4 畜牧业保险的政策优化第75-77页
        6.4.1 政策性畜牧业保险在保障市场风险上的局限性第75-76页
        6.4.2 畜牧业保险的政策优化第76-77页
    6.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七章 实施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的实证分析第78-92页
    7.1 我国价格保险的做法和经验第78-80页
        7.1.1 上海市绿叶菜价格保险第78-79页
        7.1.2 山东省牛奶价格保险第79-80页
        7.1.3 我国开展价格保险的经验分析第80页
    7.2 我国生猪目标价格保险制度设计及其效果分析第80-85页
        7.2.1 北京生猪目标价格保险实践第80-82页
        7.2.2 四川生猪目标价格保险实践第82-83页
        7.2.3 山东生猪目标价格保险实践第83-84页
        7.2.4 实施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的效果第84-85页
    7.3 生猪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的可行性分析第85-87页
    7.4 扩大实施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的难点第87-89页
    7.5 推进实施生猪目标价格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第89-90页
    7.6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92-99页
    8.1 研究结论第92-95页
    8.2 政策建议第95-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7页
附录:生猪保险调研问卷第107-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作者简历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行政诉讼的法律实效研究
下一篇:高校科技创新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