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1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1.2.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政府财政支出效率测度 | 第11-13页 |
1.2.2 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13-16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3.4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 第19-21页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基本理论 | 第21-25页 |
2.1 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2.1.1 政府医疗卫生支出 | 第21页 |
2.1.2 效率 | 第21页 |
2.1.3 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 第21-22页 |
2.1.4 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 | 第22页 |
2.2 政府介入医疗卫生领域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外部性理论 | 第23-24页 |
2.2.3 信息不对称与代理人理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政府医疗卫生供给的现状分析 | 第25-30页 |
3.1 长三角地区医疗卫生供给的总体水平 | 第25-26页 |
3.1.1 政府资金支持状况 | 第25-26页 |
3.1.2 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状况 | 第26页 |
3.2 长三角地区政府医疗卫生供给的均等化程度 | 第26-30页 |
3.2.1 泰尔指数概述 | 第26-27页 |
3.2.2 医疗卫生供给均等化程度 | 第27-30页 |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评估 | 第30-41页 |
4.1 数据包络分析(DEA)及Malmquist指数概述 | 第30-32页 |
4.1.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核心概念 | 第32页 |
4.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第32-34页 |
4.2.1 变量选取原则 | 第32-33页 |
4.2.2 变量选取描述 | 第33-34页 |
4.2.2.1 投入变量 | 第33页 |
4.2.2.2 产出变量 | 第33-34页 |
4.2.3 数据说明 | 第34页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4-41页 |
4.3.1 效率分析 | 第34-37页 |
4.3.2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动态分析 | 第37-41页 |
第五章 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41-46页 |
5.1 受限因变量模型(Tobit)概述 | 第41页 |
5.2 影响因素选取、数据来源 | 第41-43页 |
5.3 模型设定 | 第43页 |
5.4 模型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第六章 改善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政策建议 | 第46-50页 |
6.1 优化政府医疗卫生支出规模及结构 | 第46-47页 |
6.2 完善政府内部控制 | 第47-48页 |
6.2.1 优化政府内部的组织文化建设 | 第47页 |
6.2.2 加强预算监管,提高政府医疗卫生资源规划水平 | 第47-48页 |
6.2.3 健全地方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绩效评价机制 | 第48页 |
6.3 完善财政分权制度 | 第48-49页 |
6.3.1 明确划分政府间的卫生事权 | 第48-49页 |
6.3.2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第49页 |
6.4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化建设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