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1.3.1 构成有效合作学习的条件 | 第12页 |
1.3.2 合作学习在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 第12-14页 |
1.3.3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基础 | 第14-16页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本文研究基础 | 第15页 |
1.4.3 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合作学习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2.1 群体动力理论 | 第18页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精制理论 | 第18-19页 |
2.2.3 目标结构理论和社会互赖理论 | 第19-20页 |
2.2.4 自控理论和选择理论 | 第20-21页 |
2.2.5 动机理论和社会凝聚力理论 | 第21-22页 |
3 合作学习在江西省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调研分析 | 第22-28页 |
3.1 调研对象 | 第22页 |
3.2 调查方法和内容设计 | 第22页 |
3.3 教学行为调研分析 | 第22-23页 |
3.4 学习行为调研分析 | 第23-24页 |
3.5 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影响因素 | 第24-27页 |
3.5.1 教师方面的因素 | 第24-25页 |
3.5.2 学生方面的因素 | 第25-26页 |
3.5.3 校园环境的因素 | 第26-27页 |
3.6 有效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 第27-28页 |
4 江西通用技术工程学校会计电算化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 | 第28-44页 |
4.1 实验目的和对象 | 第28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4.3 实验内容 | 第29-30页 |
4.4 实验实施过程 | 第30-31页 |
4.4.1 准备阶段 | 第30页 |
4.4.2 实施阶段 | 第30-31页 |
4.4.3 整理实验结果 | 第31页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1-42页 |
4.5.1 课堂实践调研分析 | 第31-39页 |
4.5.2 问卷调查分析 | 第39-41页 |
4.5.3 座谈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4.6 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5 合作学习在电算化会计教学有效实施的建议 | 第44-47页 |
5.1 理解“合作学习”内涵 | 第44页 |
5.2 学校重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实践能力 | 第44-45页 |
5.3 导向激励,健全评价机制 | 第45-46页 |
5.4 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 第46-47页 |
6 总结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1: 学生访谈的主要内容 | 第52-53页 |
附录 2: 教师访谈的主要内容 | 第53-54页 |
附录 3:实验前和后,学生访谈的主要内容 | 第54-55页 |
附录 4:实验前和后,教师访谈设计的内容 | 第55-56页 |
调查问卷 1: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问卷(学生篇) | 第56-57页 |
调查问卷 2: 课堂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篇) | 第57-59页 |
调查问卷 3: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问卷(学生篇) | 第59-60页 |
调查问卷 4: 课堂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