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种植密度对玉米籽粒淀粉合成与积累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0-12页
英文摘要第12-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5页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4页
        1.2.1 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第16-17页
        1.2.2 种植密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第17页
        1.2.3 玉米淀粉第17-18页
        1.2.4 直链淀粉第18页
        1.2.5 支链淀粉第18页
        1.2.6 籽粒淀粉积累第18-19页
        1.2.7 淀粉生物合成途径第19页
        1.2.8 淀粉生物合成相关酶第19-21页
        1.2.9 玉米籽粒灌浆第21页
        1.2.10 栽培措施对灌浆特性的影响第21-22页
        1.2.11 环境因素对灌浆特性的影响第22页
        1.2.12 遗传因素对灌浆特性的影响第22页
        1.2.13 玉米光合作用的研究第22-23页
        1.2.14 光合速率第23-24页
        1.2.15 群体叶面积第24页
        1.2.16 冠层结构第24页
    1.3 拟解决的问题第24-2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5-30页
    2.1. 试验材料第25页
    2.2 试验设计第25页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5-29页
        2.3.1 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测定第25-27页
        2.3.2 籽粒中可溶性糖与淀粉的测定方法第27页
        2.3.3 籽粒蔗糖含量测定方法第27-28页
        2.3.4 籽粒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测定第28页
        2.3.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第28页
        2.3.6 籽粒灌浆速率的测定方法第28-29页
        2.3.7 净光合速率(Pn)的测定第29页
    2.4 数据分析方法第29-30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0-51页
    3.1 不同种植密度下籽粒SS活性的变化第30-31页
    3.2 不同种植密度下籽粒ADPGPPase活性的变化第31-32页
    3.3 不同种植密度下籽粒SBE活性的变化第32-33页
    3.4 不同种植密度下籽粒直链淀粉的变化情况第33-34页
    3.5 不同种植密度下籽粒支链淀粉的变化情况第34-35页
    3.6 不同种植密度下籽粒总淀粉的变化情况第35-37页
    3.7 不同种植密度下籽粒蔗糖的变化情况第37-38页
    3.8 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籽粒可溶性糖的变化状况第38-40页
        3.8.1 籽粒淀粉含量、糖含量与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39-40页
    3.9 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的变化第40-41页
    3.10 不同种植密度下成熟期株高的变化第41页
    3.11 不同种植密度下成熟期穗位高的变化第41页
    3.12 各密度下产量与植株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1-42页
    3.13 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穗部性状的变化第42-43页
    3.14 产量与穗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3-44页
    3.15 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变化第44-49页
        3.15.1 不同种植密度下籽粒百粒鲜重的变化第44-45页
        3.15.2 不同种植密度下百粒干重的变化第45-46页
        3.15.3 不同种植密度下籽粒含水量的变化第46-47页
        3.15.4 不同种植密度下籽粒灌浆速率的变化第47-48页
        3.15.5 籽粒灌浆速率与百粒鲜重、百粒干重和籽粒含水量的相关性分析第48-49页
    3.16 不同种植密度下不同叶位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第49-51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51-53页
    4.1 种植密度对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第51页
    4.2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植株与穗部性状的影响第51-52页
    4.3 种植密度对玉米灌浆速率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宁省主栽玉米抗旱品种的筛选及其抗旱生理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辽宁省水稻增产潜力估计与氮肥利用率变异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