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汽车电子及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第11-12页 |
1.2.1 汽车电子及汽车嵌入式系统 | 第11-12页 |
1.2.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4 项目来源及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1.4.1 项目来源 | 第15页 |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发动机控制系统架构研究 | 第17-29页 |
2.1 发动机电控单元硬件结构分析 | 第17页 |
2.2 基于操作系统的软件架构分析 | 第17-21页 |
2.2.1 软件总体架构 | 第18页 |
2.2.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μC/OS-Ⅱ框架 | 第18-19页 |
2.2.3 μC/OS-Ⅱ主程序结构分析 | 第19-21页 |
2.3 发动机控制任务划分 | 第21-27页 |
2.3.1 基于RTOS的发动机控制任务 | 第21-24页 |
2.3.2 基于中断处理的发动机控制任务 | 第24-27页 |
2.4 发动机控制模型框架设计 | 第27-28页 |
2.4.1 发动机顶层控制模型框架 | 第27页 |
2.4.2 系统级框架 | 第27-28页 |
2.4.3 任务级框架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基于Simulink的嵌入式程序开发方法 | 第29-37页 |
3.1 Simulink多任务系统处理机制 | 第29-30页 |
3.2 Simulink嵌入式程序开发方法研究 | 第30-33页 |
3.2.1 TLC文件 | 第30-31页 |
3.2.2 Simulink嵌入式程序开发流程 | 第31-33页 |
3.3 ERT系统生成代码研究 | 第33-36页 |
3.3.1 单任务模式 | 第33-35页 |
3.3.2 多任务模式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于Simulink的 μC/OS-Ⅱ程序架构开发 | 第37-60页 |
4.1 技术实施环境与路线 | 第37-38页 |
4.1.1 Embedded Coder简介 | 第37页 |
4.1.2 技术实施路线 | 第37-38页 |
4.2 基于 μC/OS-Ⅱ的多任务模式程序架构开发 | 第38-49页 |
4.2.1 开发环境构建 | 第38-39页 |
4.2.2 μC/OS-Ⅱ系统脚本文件开发 | 第39-49页 |
4.3 μC/OS-Ⅱ任务模块建立 | 第49-58页 |
4.3.1 任务建立 | 第50页 |
4.3.2 任务模块界面设计 | 第50-51页 |
4.3.3 仿真函数ucostask.c编写 | 第51-56页 |
4.3.4 模块TLC文件编写 | 第56-58页 |
4.4 中断模块建立 | 第58-59页 |
4.4.1 中断模块界面设计 | 第58页 |
4.4.2 仿真函数async_inter.c编写 | 第58-59页 |
4.4.3 模块TLC文件编写 | 第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测试验证与生成代码分析 | 第60-72页 |
5.1 测试模型建立 | 第60-62页 |
5.1.1 模型建立 | 第60-61页 |
5.1.2 模型设置 | 第61-62页 |
5.2 生成文件分析 | 第62-63页 |
5.3 代码运行验证 | 第63-70页 |
5.3.1 主程序文件分析 | 第63-64页 |
5.3.2 测试代码修改 | 第64-69页 |
5.3.3 实验验证分析 | 第69-70页 |
5.4 与传统开发模式的对比 | 第70-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72-73页 |
6.2 展望与建议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与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