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1864年“大沽口船舶案”的法律解读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第一节 选题缘起第14-15页
    第二节 考察对象与研究意义第15-17页
    第三节 相关研究状况概述第17-19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二章 “大沽口船舶案”的始末第20-25页
    第一节 案件起因:中普《通商条约》签订与李福斯来华第20-23页
    第二节 案件交涉过程:奕诉与李福斯的角逐第23-25页
第三章 “大沽口船舶案”的历史背景第25-36页
    第一节 国际背景:普鲁士的崛起与普丹战争第25-28页
        一、普鲁士的崛起第25-26页
        二、普丹战争第26-28页
    第二节 国内环境:“同治中兴”第28-36页
        一、中西合作与“借师助剿”第29-31页
        二、洋务运动第31-32页
        三、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第32-33页
        四、《万国公法》的翻译与近代国际法的输入第33-36页
第四章 “大沽口船舶案”中的法律问题及其解决第36-45页
    第一节 “大沽口船舶案”中的法律问题第36-41页
        一、领海主权原则第36-37页
        二、中立国规则第37-39页
        三、条约必守原则第39-41页
    第二节 清政府制胜之因第41-45页
        一、国家实力角逐的结果第41-43页
        二、近代国际法的法律效力第43-44页
        三、奕䜣的外交才能第44-45页
第五章 “大沽口船舶案”的影响与启示第45-50页
    第一节 “大沽口船舶案”的影响第45-47页
        一、对晚清国际法理论的影响第45-47页
        二、对晚清外交实践的影响第47页
    第二节 “大沽口船舶案”的启示第47-50页
        一、打开国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第48页
        二、增强国力,夯实国际交往制胜的基础第48-49页
        三、遵守与利用国际法规范,维护国家权益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司法认定--从“史某某故意杀人案”的辨析展开
下一篇:苏州市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经验、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