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从案例引出的问题 | 第12-15页 |
一、案情简介 | 第12页 |
二、法院裁判理由 | 第12-13页 |
三、案例引出的相关问题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法理分析 | 第15-29页 |
第一节 “间接故意”解析 | 第15-20页 |
一、间接故意的本质 | 第15-16页 |
二、间接故意的构成因素 | 第16-19页 |
三、国外对“犯罪故意”的态度 | 第19-20页 |
第二节 “过于自信的过失”解析 | 第20-24页 |
一、过于自信的过失的本质 | 第21-22页 |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构成因素 | 第22-23页 |
三、国外对“犯罪过失”的态度 | 第23-24页 |
第三节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与转化 | 第24-29页 |
一、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 | 第24-26页 |
二、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之间的转化 | 第26-29页 |
第三章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司法认定 | 第29-36页 |
第一节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司法认定的含义和意义 | 第29-30页 |
一、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司法认定的含义 | 第29页 |
二、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司法认定的意义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司法认定中的“中间事实”与“情况证据” | 第30-31页 |
第三节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司法认定的路径和方法 | 第31-36页 |
第四章 对史某某故意杀人案的再辨析 | 第36-40页 |
一、对案例中证据的分析认定 | 第36-38页 |
二、对一审裁判理由的再辨析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