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11页 |
绪论 | 第11-31页 |
0.1 羟基磷灰石的概述 | 第11-13页 |
0.1.1 羟基磷灰石的组成和结构 | 第11-12页 |
0.1.2 羟基磷灰石的性质和生物学性能 | 第12-13页 |
0.2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 | 第13-20页 |
0.2.1 干法 | 第14-15页 |
0.2.1.1 固相合成法 | 第14-15页 |
0.2.1.2 机械化学法 | 第15页 |
0.2.2 湿法 | 第15-19页 |
0.2.2.1 化学沉淀法 | 第16-17页 |
0.2.2.2 水解法 | 第17页 |
0.2.2.3 溶胶凝胶法 | 第17-18页 |
0.2.2.4 水热法 | 第18-19页 |
0.2.2.5 声化学法 | 第19页 |
0.2.3 高温合成法 | 第19-20页 |
0.2.3.1 燃烧法 | 第19-20页 |
0.2.3.2 高温分解法(热解法) | 第20页 |
0.3 羟基磷灰石的应用 | 第20-23页 |
0.3.1 羟基磷灰石应用于骨组织工程 | 第20-21页 |
0.3.2 羟基磷灰石应用于药物载体 | 第21-22页 |
0.3.3 羟基磷灰石应用于水处理 | 第22-23页 |
0.3.4 羟基磷灰石应用于荧光材料 | 第23页 |
0.4 羟基磷灰石的形貌调控 | 第23-26页 |
0.5 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及应用 | 第26-29页 |
0.5.1 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 第26-28页 |
0.5.1.1 联接基团的影响 | 第27页 |
0.5.1.2 烷基链的影响 | 第27页 |
0.5.1.3 头基的影响 | 第27-28页 |
0.5.2 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第28-29页 |
0.6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9-31页 |
第1章 实验内容 | 第31-39页 |
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31-33页 |
1.2 实验流程图 | 第33-37页 |
1.2.1 生物矿化法合成HAp的实验流程图 | 第33-34页 |
1.2.2 HAp负载万古霉素的实验流程图 | 第34页 |
1.2.3 药物的释放和检测 | 第34-35页 |
1.2.3.1 药物的释放 | 第34页 |
1.2.3.2 药物的检测 | 第34-35页 |
1.2.4 水热法水体系中合成HAp的实验流程图 | 第35-36页 |
1.2.5 液相固相溶液法(LSS)合成HAp的实验流程图 | 第36-37页 |
1.3 样品的表征 | 第37-39页 |
第2章 以Gemini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模板生物矿化法合成中空球状羟基磷灰石 | 第39-71页 |
2.1 引言 | 第39-41页 |
2.2 实验内容 | 第41-4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3-69页 |
2.3.1 以PCD为模板合成HAp | 第43-53页 |
2.3.1.1 样品的结构和组分分析 | 第43-44页 |
2.3.1.2 PCD的浓度对HAp形貌的影响 | 第44-47页 |
2.3.1.3 样品的热稳定性 | 第47-50页 |
2.3.1.4 形成机理分析 | 第50-53页 |
2.3.1.4.1 PCD的临界胶团浓度 | 第50-51页 |
2.3.1.4.2 机理分析 | 第51-53页 |
2.3.2 以C_(12)C_2C_(12)(EO)为模板合成HAp | 第53-69页 |
2.3.2.1 C_(12)C_2C_(12)(EO)浓度对HAp的影响 | 第53-59页 |
2.3.2.1.1 样品的结构和组分分析 | 第53-55页 |
2.3.2.1.2 样品的热稳定性 | 第55-56页 |
2.3.2.1.3 C_(12)C_2C_(12)(EO)浓度对HAp形貌的影响 | 第56-59页 |
2.3.2.2 以C_(12)C_2C_(12)(EO)为模板,矿化时间对HAp的影响 | 第59-62页 |
2.3.2.2.1 样品的结构和组分分析 | 第59-60页 |
2.3.2.2.2 矿化时间对HAp形貌的影响 | 第60-62页 |
2.3.2.3 以C_(12)C_2C_(12)(EO)为模板,矿化温度对HAp的影响 | 第62-64页 |
2.3.2.3.1 样品的结构和组分分析 | 第62页 |
2.3.2.3.2 不同矿化温度对HAp形貌的影响 | 第62-64页 |
2.3.2.4 形成机理分析 | 第64-69页 |
2.3.2.4.1 C_(12)C_2C_(12)(EO)的临界胶团浓度 | 第64-65页 |
2.3.2.4.2 机理分析 | 第65-6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3章 中空球状羟基磷灰石负载万古霉素 | 第71-89页 |
3.1 引言 | 第71-72页 |
3.2 实验内容 | 第72-74页 |
3.2.1 配制模拟体液(PBS溶液) | 第72-73页 |
3.2.2 万古霉素负载羟基磷灰石的实验方法 | 第73页 |
3.2.3 万古霉素-羟基磷灰石的药物缓释实验 | 第73-74页 |
3.2.4 表征方法 | 第74页 |
3.2.5 主要实验数据的计算 | 第7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4-87页 |
3.3.1 万古霉素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74-75页 |
3.3.2 万古霉素的标准曲线绘制 | 第75-76页 |
3.3.2.1 VCM-HCl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75-76页 |
3.3.2.2 VCM-PBS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76页 |
3.3.3 万古霉素和羟基磷灰石-万古霉素复合微球的光谱分析 | 第76-78页 |
3.3.4 万古霉素对羟基磷灰石形貌的影响 | 第78页 |
3.3.5 万古霉素在羟基磷灰石微球中的负载 | 第78-82页 |
3.3.5.1 万古霉素浓度对羟基磷灰石负载性能的影响 | 第78-80页 |
3.3.5.2 温度对羟基磷灰石负载性能的影响 | 第80-81页 |
3.3.5.3 时间对羟基磷灰石负载性能的影响 | 第81页 |
3.3.5.4 载体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大小对羟基磷灰石负载性能的影响 | 第81-82页 |
3.3.6 万古霉素在羟基磷灰石微球中的释放 | 第82-86页 |
3.3.6.1 不同万古霉素浓度负载条件下羟基磷灰石的释放性能 | 第82-83页 |
3.3.6.2 不同负载温度下羟基磷灰石的释放性能 | 第83-84页 |
3.3.6.3 不同负载时间下羟基磷灰石的释放性能 | 第84-85页 |
3.3.6.4 不同比表面积和孔径的载体对羟基磷灰石的释放性能的影响 | 第85-86页 |
3.3.7 万古霉素在羟基磷灰石微球中的释放动力学 | 第86-8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4章 以Gemini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模板水热法合成羟基磷灰石 | 第89-107页 |
4.1 引言 | 第89-92页 |
4.2 实验内容 | 第92-93页 |
4.2.1 普通水热法制备HAp | 第92页 |
4.2.2 液相固相溶液法(LSS法)制备HAp | 第92-9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3-106页 |
4.3.1 普通水热法合成HAp | 第93-98页 |
4.3.1.1 样品的结构和组分分析 | 第93-94页 |
4.3.1.2 PCD的浓度对样品形貌的影响 | 第94-95页 |
4.3.1.3 样品的热稳定性 | 第95-96页 |
4.3.1.4 形成机理分析 | 第96-98页 |
4.3.2 液相固相溶液法(LSS法)合成HAp | 第98-106页 |
4.3.2.1 以C_(12)C_2C_(12)(EO)为模板合成HAp | 第98-102页 |
4.3.2.1.1 样品的结构和组分分析 | 第98-99页 |
4.3.2.1.2 C_(12)C_2C_(12)(EO)浓度对HAp形貌的影响 | 第99-102页 |
4.3.2.2 以PCD为模板合成HAp | 第102-106页 |
4.3.2.2.1 样品的结构和组分分析 | 第102页 |
4.3.2.2.2 PCD浓度对HAp形貌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4.3.2.2.3 形成机理分析 | 第104-10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结论 | 第107-109页 |
附录:略语表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2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29-131页 |
致谢 | 第131-133页 |
个人简历 | 第133-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