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感载阀在轻型卡车上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感载阀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2 制动系统理论和方法 | 第13-22页 |
2.1 附着系数和滑移率的关系 | 第13-14页 |
2.2 附着力 | 第14-16页 |
2.3 制动力分配的分析 | 第16-18页 |
2.4 制动力分配的法规要求符合度验证 | 第18页 |
2.5 比例阀概述 | 第18-21页 |
2.5.1 比例阀的控制原理 | 第18-19页 |
2.5.2 制动压力调节阀的选择 | 第19-2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液压感载阀的设计及台架验证 | 第22-41页 |
3.1 液压感载阀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22-24页 |
3.2 液压感载阀结构参数设计 | 第24-27页 |
3.2.1 阀芯的结构参数 | 第25页 |
3.2.2 液压感载阀感载机构合力F的确定 | 第25页 |
3.2.3 液压感载阀内部的平衡弹簧F1确定 | 第25页 |
3.2.4 液压感载弹簧及调整弹簧的刚度确定 | 第25-27页 |
3.2.5 液压感载阀尺寸链核算要求 | 第27页 |
3.3 液压感载阀的静特性计算 | 第27-32页 |
3.4 液压感载阀动特性计算 | 第32-36页 |
3.5 液压感载阀的台架试验验证 | 第36-40页 |
3.5.1 真空密封性试验 | 第36-37页 |
3.5.2 液压密封性试验 | 第37-38页 |
3.5.3 静态性能试验 | 第38页 |
3.5.4 液压感载阀前回路失效的测试 | 第38页 |
3.5.5 液压感载阀的吸油量 | 第38-39页 |
3.5.6 液压感载阀的耐久性能试验 | 第39-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感载阀在整车的匹配 | 第41-52页 |
4.1 前后制动力分配曲线的设计 | 第41-44页 |
4.2 前后制动液压分配曲线的设计 | 第44-46页 |
4.2.1 理想前后制动液压分配曲线 | 第44-45页 |
4.2.2 实际前后制动液压分配曲线 | 第45-46页 |
4.2.3 法规符合性的验证 | 第46页 |
4.3 液压感载阀L值的确定 | 第46-47页 |
4.4 液压感载阀的设计参数表 | 第47页 |
4.5 应用分析 | 第47-51页 |
4.5.1 整车输入参数如下 | 第47-49页 |
4.5.2 制动力分配曲线的设计 | 第49页 |
4.5.3 感载阀的匹配曲线 | 第49-5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液压感载阀与整车的匹配标定 | 第52-68页 |
5.1 所需要的测量设备 | 第52页 |
5.2 标定前车辆的磨合 | 第52页 |
5.3 标定工况 | 第52-53页 |
5.4 标定流程 | 第53-55页 |
5.5 某轻型(或中型)卡车液压感载阀标定试验 | 第55-6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8页 |
6.2 论文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