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苏州市青年社会组织自主发展能力建设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10-22页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2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2页
    二、社会组织自主发展能力建设相关研究第12-19页
        (一)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公共管理、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方面的研究第13-15页
        (二)有关当代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困境、前景方面的研究第15-16页
        (三)国内外关于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启示方面的研究第16-18页
        (四)社会组织内部管理与企业化方面的研究第18-19页
        (五)有关共青团组织与青年社会组织之间培育、指导、合作方面的研究第19页
    三、研究方法第19-20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19-20页
        (二)访谈调查法第20页
        (三)亲身实践法第20页
        (四)经验总结法第20页
        (五)系统分析法第20页
    四、研究内容第20-21页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1-22页
        (一)研究创新第21页
        (二)不足之处第21-22页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第22-30页
    一、基本概念第22-23页
        (一)非营利组织第22-23页
        (二)青年社会组织第23页
        (三)青年社会组织自主发展能力第23页
    二、理论工具第23-30页
        (一)非营利组织的自主性第23-25页
        (二)非营利组织自主发展能力建设第25-27页
        (三)青年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及其功能第27-30页
第二章 苏州市青年社会组织自主发展能力建设概况第30-35页
    一、苏州市青年社会组织的整体状况第30-31页
        (一)苏州市青年社会组织的大体数量及分布第30-31页
        (二)苏州市青年社会组织的主要类型第31页
        (三)苏州市青年社会组织目前的发展程度第31页
    二、苏州市青年社会组织自主发展能力建设第31-35页
        (一)苏州市青年社会组织自主发展能力建设措施第31-33页
        (二)苏州市青年社会组织自主发展能力建设成效第33-35页
第三章 苏州市青年社会组织自主发展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影响第35-45页
    一、苏州市青年社会组织自主发展能力不足第35-41页
        (一)组织结构松散,缺乏正规管理制度第35-36页
        (二)资源渠道单一,自我造血功能不足第36-37页
        (三)青年待遇不高,专业人才流动频繁第37-38页
        (四)依赖政府扶持,社会竞争能力欠缺第38-39页
        (五)缺乏发展规划,服务与需求不匹配第39-41页
    二、苏州市青年社会组织自主发展能力不足产生的影响第41-45页
        (一)阻碍政府职能转变,政府部门的工作量加重第41页
        (二)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社会组织的公信力下降第41-42页
        (三)处理社会问题能力不足,社会不稳定因素继续扩大第42-43页
        (四)青年专业人才流失,就业困境与组织发展困境并存第43-45页
第四章 苏州市青年社会组织自主发展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第45-50页
    一、苏州市青年社会组织自身的原因第45-47页
        (一)缺乏非营利组织管理理念第45-46页
        (二)非营利性与个体发展矛盾第46页
        (三)对社会市场需求把握不足第46-47页
    二、外部环境对青年社会组织自主发展能力建设的影响第47-50页
        (一)政府双重体制的历史遗留问题第47页
        (二)企业化管理模式深入社会组织第47-48页
        (三)高校资源对青年社会组织输送不足第48-50页
第五章 提升青年社会组织自主发展能力建设的建议第50-57页
    一、去行政化、去企业化,推进自我运营管理、自主发展模式第50-52页
        (一)明确组织发展使命第50页
        (二)健全组织内部机制第50-51页
        (三)做好财务信披工作第51-52页
    二、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坚持非营利与自我造血功能建设结合第52-53页
        (一)加强项目建设,更多承接政府职能第52页
        (二)增进社企合作,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第52页
        (三)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组织品牌建设第52-53页
    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构建自由竞争的社会化发展环境第53页
    四、发挥共青团组织凝聚力,搭建青年社会组织合作交流平台第53-55页
        (一)完善孵化平台建设第53-54页
        (二)搭建资源对接平台第54页
        (三)建立青年社会组织联合会第54-55页
    五、加强青年社会组织培训,建立青年社会组织专业人才队伍第55-57页
        (一)基层培训,推动青年社会组织扎根社区第55页
        (二)专项培训,推动青年社会组织专业发展第55-56页
        (三)高校培训,推动青年专业人才定向输送第56-57页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市国税系统基层单位领导班子结构优化研究--基于互补增值理论视角
下一篇:城市基层行政建设改进研究--以大连春柳街道养老服务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