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内蒙古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2-21页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5页
        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2. 研究意义第13-15页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18页
        1.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6页
        2. 国外研究综述第16-17页
        3. 国内外评述的总结第17-18页
    (三)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18-21页
        1. 研究方法第18-19页
        2.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第19-21页
一、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21-28页
    (一) 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界定第21-24页
        1. 人才的概念第21页
        2. 社会组织的概念第21-23页
        3. 社会组织人才的概念第23-24页
        4. 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概念第24页
    (二) 理论基础第24-28页
        1. 人力资本理论第24-25页
        2. 激励—保健理论第25-26页
        3. 期望理论第26页
        4. 情绪劳动管理理论第26-28页
二、现状及调查来源第28-36页
    (一) 内蒙古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第28-32页
        1. 内蒙古社会组织发展现状第28-29页
        2. 内蒙古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状况第29-32页
    (二) 内蒙古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资料收集第32-36页
        1. 内蒙古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访谈资料的收集第32-34页
        2. 关于内蒙古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非干扰性资料收集第34页
        3. 资料收集的研究伦理第34-36页
三、内蒙古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36-43页
    (一) 人才队伍规模水平有待提高第36-38页
        1. 内蒙古社会组织人力资源整体较为匮乏第36-37页
        2. 缺少专职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37-38页
    (二) 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第38-40页
        1. 薪酬普遍偏低,福利保障制度不完善第38-39页
        2. 绩效评价指标单一,考核难以起到监督作用第39页
        3. 缺乏对人才激励,对多元的需求考察不足第39-40页
    (三) 缺乏人才管理意识第40-41页
        1. 对志愿者缺乏重视,急需建立长期的志愿者队伍第40-41页
        2. 缺乏对人才情绪劳动管理意识第41页
    (四) 人才队伍建设缺乏对地区特殊性的考量第41-43页
        1. 农牧区社会组织形式单一,特殊人才严重缺失第41-42页
        2. 内蒙古地区社会组织孵化器缺乏人才孵化的同步工作第42-43页
四、内蒙古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3-49页
    (一) 政策方面的原因第43-44页
        1. 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到“政社分开”需要过度第43-44页
        2. 适应内蒙古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规划尚不明确第44页
    (二) 外部环境的原因第44-46页
        1. 社会公众对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人才存在认知误区第44-45页
        2. 培养体系输出社会组织人才质与量和社会组织发展不匹配第45-46页
    (三) 社会组织内部原因第46-49页
        1. 社会组织筹资能力差,自身建设缓慢第46-47页
        2. 社会组织人才管理理念缺失,针对内蒙古地区的相关研究稀少第47页
        3. 志愿者陷入信任困境第47-48页
        4. 社会组织孵化器自身发展尚面临诸多挑战,对社会组织支持有限第48-49页
五、针对内蒙古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第49-58页
    (一) 构建内蒙古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搭建适应内蒙古的政策平台第49-50页
        1. 响应国家政策,进一步深化“政社分开”的制度改革第49页
        2. 针对地区特点加大政策对社会组织扶植力度第49-50页
    (二) 矫正公众对社会组织及人才的认知,传播正确的公益理念第50-51页
        1. 普及公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职业的概念第50页
        2. 加强社会组织人才自我认知,以及对公益观念的正确理解第50-51页
    (三) 完善内蒙古社会组织人才培养体系第51-52页
        1. 逐步设立社会组织管理专业,细化社会工作专业第51-52页
        2. 建立社会组织人才在职继续教育制度第52页
        3. 建立高校与社会组织联合下的社会组织人才培养体系第52页
    (四) 加强内蒙古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理念,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第52-55页
        1. 明确内蒙古社会组织薪酬管理具体要求第52-53页
        2. 建立带有价值观考量的绩效评价制度第53-54页
        3. 引入带有价值引导的非物质为主的激励手段第54页
        4. 推动情绪劳动管理理念在社会组织推广第54-55页
    (五) 建立长期优秀的志愿者团队第55-56页
        1. 严禁“被志愿”的情况发生,优化志愿者队伍第55页
        2. 与志愿者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第55-56页
        3. 对志愿者灵活且谨慎的授权第56页
    (六) 构建适应于农牧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第56-57页
        1. 提升牧民农民参与程度第56-57页
        2. 加强社会组织文化引导,逐步形成社会组织规范化第57页
    (七) 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器自身建设,提高孵化服务品质第57-58页
六、总结第58-60页
    (一) 结论第58-59页
    (二) 本研究的遗憾与不足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录1: 访谈提纲第64-66页
附录2: 访谈编码第66-67页
附录3: 访谈内容第67-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
下一篇:伊金霍洛旗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