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

导师支持行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对策--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绪论第11-25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要素第11页
        2、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第11-12页
        3、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日渐突出第12页
        4、导师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理论意义第13-14页
        2、现实意义第14页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21页
        1、关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第14-16页
        2、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第16-18页
        3、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第18-20页
        4、研究述评第20-21页
    (四) 研究目标第21页
    (五) 研究内容第21-22页
    (六) 研究方法第22-24页
        1、文献资料法第22页
        2、问卷调查法第22-23页
        3、访谈法第23页
        4、数理统计法第23-24页
    (七) 技术路线图第24-25页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5-32页
    (一) 相关概念界定第25-28页
        1、创新能力第25页
        2、研究生创新能力第25-27页
        3、导师支持行为第27-28页
    (二) 创新能力的相关理论第28-30页
        1、创造力成分模型第28页
        2、创造力交互理论第28-29页
        3、创新能力的测量第29-30页
    (三) 支持行为的相关理论第30页
    (四) 本章小结第30-32页
三、研究设计第32-51页
    (一) 研究假设及概念模型构建第32-35页
        1、导师支持行为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系假设第32-34页
        2、研究概念模型确定第34-35页
    (二) 研究测量模型第35-38页
        1、导师支持行为的显变量第35-37页
        2、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显变量第37-38页
    (三) 问卷设计第38-47页
        1、问卷结构第38页
        2、预调查第38-47页
    (四) 正式问卷与数据收集第47-50页
        1、正式问卷第47-49页
        2、数据收集第49-50页
    (五) 本章小结第50-51页
四、实证分析及假设论证第51-71页
    (一)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第51-54页
    (二) 研究概念模型实证分析第54-65页
        1、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4-55页
        2、模型的数字形式第55-56页
        3、潜变量之间的结构模型第56-57页
        4、潜变量与显变量之间的测量模型第57-59页
        5、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第59-63页
        6、研究概念模型的估计与检验第63-64页
        7、载荷系数第64-65页
    (三) 基本属性对研究概念模型的影响第65-70页
        1、性别对研究概念模型的影响第65-66页
        2、学科类别对学生满意度模型的影响第66-68页
        3、年级对学生满意度模型的影响第68-70页
    (四) 本章小结第70-71页
五、研究结果与提升对策第71-79页
    (一) 研究结果第71-75页
        1、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水平一般第71页
        2、导师支持行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第71-74页
        3、性别、学科、年级对研究概念模型影响不同第74-75页
    (二) 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第75-78页
        1、学生层面: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第75-76页
        2、导师层面:加强沟通频率,加大支持力度第76-77页
        3、学校层面:更新培养理念,营造创新环境第77-78页
    (三)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附录第87-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4-95页
致谢第95-97页
附件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组织支持与EAP需求和使用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TF学院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