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离心压缩机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1.2 工业汽轮机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3 总结 | 第12页 |
1.2 叶轮机械中相关问题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2.1 叶轮机械损失机理的非定常数值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2 叶顶间隙泄漏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3 叶轮机械内时序效应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8-19页 |
2 叶轮机械内三维湍流流场数值计算的相关理论 | 第19-26页 |
2.1 流动基本方程 | 第19-20页 |
2.2 湍流模型 | 第20-23页 |
2.2.1 三维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第21-22页 |
2.2.2 湍流模型概述 | 第22页 |
2.2.3 剪切应力传输(SST)模型 | 第22-23页 |
2.3 网格技术概述 | 第23-26页 |
2.3.1 离散方法概述 | 第23-24页 |
2.3.2 有限体积法的网格生成 | 第24-26页 |
3 离心压缩机全周模型的非定常流动与近失速工况分析 | 第26-46页 |
3.1 数值研究方法 | 第26-32页 |
3.1.1 计算模型建立 | 第26-27页 |
3.1.2 网格的建立 | 第27-28页 |
3.1.3 网格无关性验证 | 第28-29页 |
3.1.4 蜗壳网格的构建方法 | 第29-31页 |
3.1.5 计算参数的选取与设定 | 第31-32页 |
3.1.6 数值计算结果验证 | 第32页 |
3.2 离心压缩机不同工况非定常流场分析 | 第32-38页 |
3.2.1 设计工况非定常流场分析 | 第32-34页 |
3.2.2 针对设计工况流场分析的扩压器叶片优化 | 第34-35页 |
3.2.3 不同进口预旋下的非设计工况非定常流动分析 | 第35-38页 |
3.3 离心压缩机近失速涡脱落频率的识别 | 第38-45页 |
3.3.1 流场涡分析 | 第38-40页 |
3.3.2 频谱分析 | 第40-44页 |
3.3.3 流场涡频谱判定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离心压缩机半开式叶轮级基于时序效应的模型改进 | 第46-62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46-51页 |
4.1.1 简化模型思想 | 第46-47页 |
4.1.2 离心压缩机不同时序效应模型建立 | 第47页 |
4.1.3 网格划分及数值方法 | 第47-49页 |
4.1.4 数值计算结果验证 | 第49-51页 |
4.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51-61页 |
4.2.1 离心压缩机不同时序位置下的特性曲线 | 第51-52页 |
4.2.2 离心压缩机不同时序位置下的瞬态流动分析 | 第52-57页 |
4.2.3 离心压缩机不同时序位置下的瞬态载荷分析 | 第57-58页 |
4.2.4 离心压缩机叶片数对时序效应的影响 | 第58-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大功率工业汽轮机末三级非定常数值分析与叶顶泄漏模型建立 | 第62-82页 |
5.1 研究方法 | 第62-67页 |
5.1.1 三维实体模型造型 | 第62-63页 |
5.1.2 网格划分 | 第63-65页 |
5.1.3 计算参数设定 | 第65-66页 |
5.1.4 计算验证 | 第66-67页 |
5.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67-81页 |
5.2.1 汽轮机末三级特性曲线 | 第67页 |
5.2.2 设计工况下汽轮机末三级叶顶泄漏的非定常数值结果 | 第67-69页 |
5.2.3 不同工况下汽轮机末三级叶顶泄漏的非定常数值结果 | 第69-73页 |
5.2.4 不同工况下末三级间隙泄漏流动的瞬态流动 | 第73-76页 |
5.2.5 汽轮机末三级叶顶间隙泄漏非定常变化的损失机理 | 第76-77页 |
5.2.6 不同工况下汽轮机末三级叶顶泄漏的损失模型 | 第77-8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6 大功率工业汽轮机末三级基于时序效应的研究与装配改进 | 第82-91页 |
6.1 研究方法 | 第82-83页 |
6.1.1 时序位置选择 | 第82-83页 |
6.1.2 不同时序效应模型建立 | 第83页 |
6.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83-90页 |
6.2.1 不同时序位置的效率 | 第83-85页 |
6.2.2 不同效率时序位置流场的瞬态流动 | 第85-88页 |
6.2.3 不同效率时序位置流场的气动载荷 | 第88-9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结论 | 第91-93页 |
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