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言 | 第7-17页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10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三) 研究的重难点和可能出现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及影响因素概述 | 第17-26页 |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一般理解 | 第17页 |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基本内涵 | 第19页 |
(四) 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客观因素 | 第19-21页 |
(五) 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观因素 | 第21-22页 |
(六) 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教育因素 | 第22-24页 |
(七) 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社会因素 | 第24-26页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角色和地位 | 第26-33页 |
(一) 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者和宣讲者 | 第26-28页 |
(二) 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转化者和讲授者 | 第28-29页 |
(三)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检验者和创新者 | 第29-30页 |
(四) 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的设计者和控制者 | 第30-31页 |
(五) 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责任者和评价者 | 第31-33页 |
三、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教师因素内容 | 第33-43页 |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立场和职业态度 | 第33-34页 |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科和知识背景 | 第34-37页 |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历和职称 | 第37-38页 |
(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地位和从业环境 | 第38-39页 |
(五)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样态 | 第39-41页 |
(六)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实践阅历 | 第41-43页 |
四、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教师主导性因素的途径 | 第43-50页 |
(一) 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分类管理办法 | 第43-44页 |
(二) 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素质评价体系 | 第44-46页 |
(三) 健全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称评价评审机制 | 第46-47页 |
(四) 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