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结构论文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电连接器接触件接触特性与温度场模拟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电连接器的结构组成及其分类第14-15页
        1.2.1 电连接器的主要构成第14页
        1.2.2 电连接器的类别第14-15页
    1.3 电连接器的主要失效方式及失效机理分析第15-21页
        1.3.1 电连接器的主要失效方式第15-17页
        1.3.2 电连接器的失效机理分析第17-21页
    1.4 电连接器的可靠性研究概况第21-22页
        1.4.1 电连接器的接触特性研究现状第21页
        1.4.2 电连接器的热分析研究现状第21-22页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电连接器的建模与接触件的力学特性分析第24-33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电连接器的结构建模第24-28页
        2.2.1 插头组件的构成及建模第24-26页
        2.2.2 插座组件的构成及建模第26-28页
    2.3 接触件的力学特性分析第28-32页
        2.3.1 经典接触理论第28-29页
        2.3.2 接触件力学模型的建立第29-31页
        2.3.3 分离力大小的计算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接触件插拔过程的仿真模拟第33-48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ANSYS Workbench接触分析理论第33-36页
        3.2.1 接触的定义第33页
        3.2.2 接触公式第33-35页
        3.2.3 Workbench中的接触类型第35-36页
    3.3 接触件插拔过程的仿真模拟第36-42页
        3.3.1 接触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6-37页
        3.3.2 材料参数的设置第37页
        3.3.3 接触对仿真模拟参数设置第37-38页
        3.3.4 划分网格第38页
        3.3.5 施加边界条件与求解控制设置第38-39页
        3.3.6 仿真结果分析第39-42页
    3.4 接触件的插拔力测试试验第42-45页
        3.4.1 接触件插拔力的测试第42-44页
        3.4.2 测试数据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第44-45页
    3.5 缩口量对冠簧接触特性的影响第45-46页
    3.6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温度场的仿真模拟分析第48-64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热分析经典理论第48-50页
        4.2.1 传热学基本理论第48页
        4.2.2 热传递的基本方式第48-49页
        4.2.3 ANSYS Workbench的热力学分析第49-50页
    4.3 温度场仿真模型的建立第50-55页
        4.3.1 仿真模型的几何建模第50-51页
        4.3.2 仿真模型的处理第51-53页
        4.3.3 接触对条件设置第53页
        4.3.4 边界条件与载荷的设置第53-55页
    4.4 温度场的具体模拟结果分析第55-61页
        4.4.1 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温度场分布状态第56-57页
        4.4.2 不同芯数条件下的温度场分布状态第57-59页
        4.4.3 不同电流条件下的温度场分布状态第59-61页
    4.5 绝缘材料导热系数对温升的影响第61-63页
        4.5.1 电连接器常用的绝缘体材料第61-62页
        4.5.2 导热系数对温升的影响第62-63页
    4.6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5.1 总结第64-65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第71-72页
图表清单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物内生菌Pantoea sp. PP04促进杂交狼尾草生长及提高其耐盐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永磁同步电机的转速自适应控制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