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电磁波吸收器 | 第9-11页 |
1.2.1 共振吸收器 | 第9-10页 |
1.2.2 宽带吸收器 | 第10-11页 |
1.2.3 电磁波吸收器的特性以及应用 | 第11页 |
1.2.4 基尔霍夫定律:辐射器与吸收器 | 第11页 |
1.3 超材料概述 | 第11-14页 |
1.4 电磁波吸收理论 | 第14-17页 |
1.4.1 菲涅尔方程(Fresnel Equations) | 第15-16页 |
1.4.2 传输矩阵 | 第16-17页 |
1.5 基于VO_2相变特性超材料吸收器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第2章 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与分析方法 | 第21-31页 |
2.1 二氧化钒的制备 | 第21-25页 |
2.1.1 溶胶-凝胶法 | 第21-22页 |
2.1.2 反应蒸镀法 | 第22-23页 |
2.1.3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23-24页 |
2.1.4 溅射镀膜法 | 第24-25页 |
2.2 分析手段与测试方法 | 第25-31页 |
2.2.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FESEM) | 第25-26页 |
2.2.2 X射线衍射技术(XRD) | 第26-27页 |
2.2.3 可见-近红外变温光谱技术 | 第27-28页 |
2.2.4 拉曼光谱技术 | 第28-31页 |
第3章 基于VO_2相变特性的可见光-近红外频率可调薄膜吸收器 | 第31-45页 |
3.1 引言 | 第31-32页 |
3.2 基于VO_2相变特性的薄膜吸收器的研究现状 | 第32页 |
3.3 VO_2/Pt薄膜吸收器结构制备、形貌、成分表征 | 第32-36页 |
3.3.1 Al_2O_3基底的清洗 | 第33页 |
3.3.2 磁控溅射制备VO_2/Pt薄膜吸收器 | 第33-34页 |
3.3.3 快速热处理VO_2/Pt薄膜吸收器 | 第34-35页 |
3.3.4 VO_2/Pt薄膜吸收器的表面形貌以及成分表征 | 第35-36页 |
3.4 吸收率影响因素探究 | 第36-40页 |
3.4.1 金属Pt的厚度以及VO_2薄膜的厚度对吸收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2 不同种类的金属反射层对吸收率的影响 | 第38页 |
3.4.3 金属反射层Pt与VO_2薄膜对吸收的作用 | 第38-39页 |
3.4.4 偏振方向与入射角对吸收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3.5 光学测量以及分析 | 第40-42页 |
3.6 VO_2/Pt动态吸收机理 | 第42-4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基于VO_2相变特性的等离子超材料宽带吸收器的研究 | 第45-55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双频带超材料吸收器设计、性能以及结果分析 | 第45-50页 |
4.2.1 双频带超材料吸收器的吸收性能 | 第47-48页 |
4.2.2 动态调控机理 | 第48-50页 |
4.3 吸收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0-53页 |
4.3.1 极化方向对吸收特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2 金三角厚度对吸收特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3 VO_2薄膜厚度对吸收特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8页 |
5.1 总结 | 第55-56页 |
5.2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