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绪论 | 第9-19页 |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 相关概念界定与目标要求 | 第10-12页 |
1. 学案导学 | 第10页 |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第10-11页 |
3. 目标要求 | 第11-12页 |
(三) 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 关于学案导学教学法在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 第12-13页 |
2. 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达成的研究 | 第13-16页 |
(四) 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 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2. 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二、学案导学在思想政治课中运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 第19-27页 |
(一) 调查的基本概况 | 第19页 |
(二) 主要成效 | 第19-21页 |
1.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19-20页 |
2. 从“重负低效”到“低负高效”,减轻了师生的课业负担 | 第20-21页 |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23页 |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效果不佳 | 第21-22页 |
2. 育人功能落实不到位 | 第22-23页 |
(四)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3-27页 |
1. 从学生角度分析 | 第24页 |
2. 从教师角度分析 | 第24-25页 |
3. 从教学评价角度分析 | 第25-27页 |
三、提高学案导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的策略 | 第27-33页 |
(一) 师生共同牢固树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理念 | 第27页 |
(二) 充分发挥教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中的主导作用 | 第27-30页 |
(三) 充分发挥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中的主体作用 | 第30-31页 |
(四) 完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的教育教学评价维度 | 第31-33页 |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在教学案中的实践 | 第33-37页 |
(一) 在复习回顾环节的探索 | 第33页 |
(二) 在教学过程环节的探索 | 第33-35页 |
(三) 在课堂小结环节的探索 | 第35页 |
(四) 在课堂反馈环节的探索 | 第35-37页 |
五、实践后的反思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55页 |
附录 1: 学案导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情况调查问卷 | 第42-44页 |
附录 2: 教师访谈提纲 | 第44-45页 |
附录 3: 《面对经济全球化》传统教学案 | 第45-48页 |
附录 4: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 | 第48-53页 |
附录 5: 《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案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