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车动力学仿真的FSAE赛车转向节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转向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4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1-12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FSAE赛车转向节设计参数的确定 | 第14-21页 |
2.1 FSAE赛车转向节的基本要求 | 第14页 |
2.2 FSAE赛车转向节的结构形式 | 第14-15页 |
2.3 FSAE赛车转向节材料 | 第15-16页 |
2.4 FSAE赛车转向节设计参数 | 第16-20页 |
2.4.1 转向节尺寸参数 | 第16-18页 |
2.4.2 整车动力学模型参数 | 第18-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FSAE整车动力学仿真及转向节动态载荷 | 第21-45页 |
3.1 ADAMS软件介绍及建模方法简介 | 第21-22页 |
3.2 FSAE赛车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2-26页 |
3.2.1 FSAE赛车悬架系统动力学建模 | 第22-24页 |
3.2.2 FSAE赛车转向系统动力学建模 | 第24页 |
3.2.3 FSAE赛车轮胎系统动力学建模 | 第24-25页 |
3.2.4 FSAE赛车前后稳定杆建模 | 第25-26页 |
3.2.5 FSAE赛车动力学整车模型建立 | 第26页 |
3.3 FSAE赛车动力学整车模型验证 | 第26-30页 |
3.4 基于动力学仿真的转向节载荷估计 | 第30-44页 |
3.4.1 极限工况的确定 | 第30-33页 |
3.4.2 典型工况下的动力学仿真 | 第33-43页 |
3.4.3 各种工况下转向节的受力情况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FSAE赛车转向节有限元分析 | 第45-53页 |
4.1 ANSYS软件介绍及有限元分析步骤 | 第45-46页 |
4.1.1 ANSYS软件介绍 | 第45页 |
4.1.2 ANSYS软件的分析步骤 | 第45-46页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6-50页 |
4.2.1 模型处理 | 第46-47页 |
4.2.2 网格划分 | 第47-48页 |
4.2.3 网格质量检查 | 第48-49页 |
4.2.4 约束和加载 | 第49-50页 |
4.3 转向节原始模型有限元分析 | 第50-52页 |
4.3.1 转向制动工况静应力分析 | 第50-51页 |
4.3.2 最大侧向力静应力分析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FSAE赛车转向节结构优化 | 第53-67页 |
5.1 结构优化基础 | 第53页 |
5.2 转向节结构优化方案分析 | 第53-55页 |
5.2.1 优化目标确定 | 第54页 |
5.2.2 优化过程 | 第54-55页 |
5.3 转向节优化结构有限元分析 | 第55-64页 |
5.3.1 三种工况校核 | 第55-60页 |
5.3.2 转向节的模态分析 | 第60-62页 |
5.3.3 转向节的疲劳寿命分析 | 第62-64页 |
5.4 方案对比 | 第64-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