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8页 |
0. 绪论 | 第18-26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8-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8-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理论工具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基本思路、逻辑结构 | 第22-24页 |
·基本思路 | 第22-23页 |
·逻辑结构 | 第23-24页 |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第24-26页 |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贡献 | 第24-25页 |
·本文尚存在的不足 | 第25-26页 |
1. 服务外包文献述评及理论基础 | 第26-56页 |
·外包相关概念 | 第26-37页 |
·外包定义 | 第26-29页 |
·制造外包 | 第29-30页 |
·服务外包 | 第30-37页 |
·服务外包经济效应研究现状 | 第37-45页 |
·服务外包对劳动生产率及要素报酬的影响 | 第37-39页 |
·服务外包对劳动力需求结构与工资水平的影响 | 第39-40页 |
·服务外包对承接国技术进步的影响 | 第40-42页 |
·离岸服务外包对发包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 第42-45页 |
·研究外包的相关基础理论 | 第45-53页 |
·产品内分工理论 | 第46-48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48-50页 |
·全球价值链理论 | 第50-52页 |
·合约经济学理论 | 第52-53页 |
·对国内外研究的整体评价 | 第53-5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 | 第53-55页 |
·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 第55-56页 |
2. 全球服务外包发展的比较研究 | 第56-94页 |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总体情况 | 第56-67页 |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总体规模估计 | 第56-57页 |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结构状况 | 第57-60页 |
·当前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特点 | 第60-63页 |
·全球服务外包发展趋势分析 | 第63-67页 |
·印度服务外包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67-85页 |
·印度服务外包发展历程 | 第68-72页 |
·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 第72-78页 |
·印度发展服务外包的经验 | 第78-81页 |
·印度发展服务外包的制约因素 | 第81-82页 |
·印度发展服务外包给我国的启示 | 第82-85页 |
·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历程、现状与趋势 | 第85-94页 |
·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历程 | 第85-87页 |
·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现状 | 第87-91页 |
·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 | 第91-94页 |
3. 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产业结构效应分析 | 第94-114页 |
·产业结构概述 | 第94-100页 |
·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含义 | 第94-95页 |
·产业结构升级演变的一般规律 | 第95-98页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历史 | 第98-100页 |
·承接服务外包对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升级的作用机理 | 第100-111页 |
·承接服务外包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理 | 第100-104页 |
·承接服务外包对我国服务业升级的作用机理 | 第104-111页 |
·承接服务外包对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升级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 第111-114页 |
·我国企业可能被跨国公司锁定在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 第111-112页 |
·各地为争夺服务外包项目可能形成恶性竞争 | 第112-113页 |
·可能导致各地发展不均衡,收入差距拉大 | 第113-114页 |
4. 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技术进步效应分析 | 第114-129页 |
·技术进步理论概述 | 第114-117页 |
·服务外包对接包方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 | 第117-120页 |
·承接服务外包带动我国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 | 第120-124页 |
·来自发包方的制约因素 | 第121-122页 |
·来自我国自身的一些制约因素 | 第122-124页 |
·我国承接服务外包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分析 | 第124-129页 |
·示范带动效应 | 第125页 |
·人力资本外溢效应 | 第125-126页 |
·产业关联效应 | 第126-127页 |
·产业集聚效应 | 第127-129页 |
5. 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分析 | 第129-146页 |
·承接服务外包就业效应的经济学原理 | 第129-133页 |
·我国承接服务外包就业效应的具体表现 | 第133-138页 |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我国服务业就业数量 | 第133-134页 |
·发挥产业关联与就业乘数效应,增加其它部门就业量 | 第134-136页 |
·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劳动者的收入 | 第136-138页 |
·我国服务外包就业市场人才供需分析 | 第138-146页 |
·我国服务外包就业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 第138-141页 |
·我国服务外包就业市场人才供给情况分析 | 第141-143页 |
·我国服务外包就业市场人才供需矛盾及解决办法 | 第143-146页 |
6. 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战略对策 | 第146-165页 |
·服务外包承接地评价体系介绍 | 第146-149页 |
·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优劣势分析 | 第149-158页 |
·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优势 | 第149-155页 |
·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劣势 | 第155-158页 |
·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战略对策 | 第158-165页 |
·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助推制造业的全面升级 | 第158-159页 |
·注重对技术的消化吸收,提升我国产业技术水平 | 第159-160页 |
·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 | 第160-161页 |
·完善知识产权立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 第161-162页 |
·实施大企业战略,打造国际知名服务外包企业 | 第162-163页 |
·建立服务外包统计指标,为科研与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 第163-165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65-169页 |
·研究结论 | 第165-168页 |
·研究展望 | 第168-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81页 |
后记 | 第181-183页 |
致谢 | 第183-185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