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2.1 施工质量风险概念及内涵 | 第13-15页 |
2.1.1 施工质量风险概念 | 第13-14页 |
2.1.2 施工质量风险组成要素 | 第14页 |
2.1.3 施工质量风险的特点 | 第14-15页 |
2.2 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2.3 预制装配混凝土住宅发展研究 | 第17-19页 |
2.3.1 预制装配式住宅体系及分类 | 第17-18页 |
2.3.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特点 | 第18-19页 |
2.3.3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19页 |
2.4 建设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3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施工质量风险识别及评价研究 | 第23-33页 |
3.1 施工质量风险影响因素识别 | 第23-27页 |
3.1.1 预制阶段的施工质量风险 | 第23-24页 |
3.1.2 现场装配阶段的施工质量风险 | 第24-25页 |
3.1.3 验收阶段的施工质量风险 | 第25-27页 |
3.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施工质量风险 AHP 评价模型 | 第27-33页 |
3.2.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第27-29页 |
3.2.2 施工质量风险的层析分析步骤 | 第29-32页 |
3.2.3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 第32-33页 |
4 评价模型的工程实际应用 | 第33-42页 |
4.1 工程背景分析 | 第33-34页 |
4.1.1 工程概况 | 第33页 |
4.1.2 工程特点 | 第33-34页 |
4.2 工程施工质量风险评价过程 | 第34-41页 |
4.2.1 确定风险评价指标 | 第34-35页 |
4.2.2 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35-38页 |
4.2.3 建立模糊评价隶属矩阵 | 第38-40页 |
4.2.4 计算综合评价结果 | 第40-41页 |
4.3 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5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施工质量风险管理措施 | 第42-49页 |
5.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目标及方法 | 第42页 |
5.1.1 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目标 | 第42页 |
5.1.2 施工质量风险管理方法 | 第42页 |
5.2 施工质量风险管理措施 | 第42-49页 |
5.2.1 预制阶段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 第43-44页 |
5.2.2 现场装配阶段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 第44-48页 |
5.2.3 验收阶段的风险管理措施 | 第48-4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1 | 第52-55页 |
附录 2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