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1.1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之信息检测 | 第12-13页 |
1.1.1 信息检测作为ERP测试基础的研究 | 第12页 |
1.1.2 犯罪心理测试之脑电认知测试研究 | 第12-13页 |
1.2 再认记忆研究 | 第13-20页 |
1.2.1 再认的双加工模型 | 第14-15页 |
1.2.2 再认记忆的ERP效应 | 第15-19页 |
1.2.3 ERP新旧效应其他相关脑成分 | 第19-20页 |
1.3 研究范式 | 第20-22页 |
1.3.1 学习——测验范式 | 第20-21页 |
1.3.2 记得/知道(Remember/Know,R/K范式)范式 | 第21-22页 |
1.4 国内外记忆检测研究 | 第22-23页 |
1.5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思 | 第23-26页 |
1.5.1 问题提出 | 第23-24页 |
1.5.2 研究构思 | 第24-25页 |
1.5.3 研究假设 | 第25-2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6-30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2.3 实验程序 | 第26-28页 |
2.4 数据采集与记录 | 第28-29页 |
2.5 数据分析与记录 | 第29-30页 |
3 研究结果 | 第30-55页 |
3.1 行为数据分析 | 第30-32页 |
3.1.1 新旧词与不同加工水平条件比较 | 第30页 |
3.1.2 犯罪组与无辜组的比较 | 第30-32页 |
3.2 ERP数据分析 | 第32-55页 |
3.2.1 犯罪组 | 第33-40页 |
3.2.2 无辜组 | 第40-51页 |
3.2.3 犯罪组与无辜组的比较 | 第51-55页 |
4 讨论 | 第55-65页 |
4.1 行为数据的讨论 | 第55-56页 |
4.2 ERP数据讨论 | 第56-57页 |
4.2.1 犯罪与无辜两时段内ERP平均波幅的差异讨论 | 第56页 |
4.2.2 犯罪与无辜脑区激活区域的差异讨论 | 第56-57页 |
4.3 犯罪记忆检测中变量影响的结果讨论 | 第57-64页 |
4.3.1 新旧效应对犯罪记忆检测效果的讨论 | 第57-60页 |
4.3.2 提取加工过程诱发的早期视觉反应讨论 | 第60-61页 |
4.3.3 犯罪记忆中的自动提取成分与意识性提取成分讨论 | 第61-64页 |
4.4 实验不足之处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