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10页 |
摘要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1 湿地相关概念 | 第11-13页 |
1.1.1 湿地的定义 | 第11页 |
1.1.2 湿地的作用 | 第11-12页 |
1.1.3 湿地的分类 | 第12-13页 |
1.2 湿地公园相关概念 | 第13-15页 |
1.2.1 湿地公园的定义 | 第13页 |
1.2.2 湿地公园的类型 | 第13-14页 |
1.2.3 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作用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湿地公园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3.1 国外湿地公园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2 国内湿地公园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4 理论构建基础 | 第18-19页 |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页 |
1.4.2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 | 第18页 |
1.4.3 环境承载力理论 | 第18-19页 |
1.4.4 POE调查分析法 | 第19页 |
1.5 小结 | 第19-20页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6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20-22页 |
2.1.1 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第20-21页 |
2.1.2 湿地面积不断缩小影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 第21页 |
2.1.3 我国现阶段湿地保护现状 | 第21-22页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2.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23页 |
2.4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2.4.1 演绎归纳法 | 第23页 |
2.4.2 案例分析法 | 第23-24页 |
2.4.3 实地考察法 | 第24页 |
2.4.4 POE调查分析法 | 第24页 |
2.4.5 访谈法 | 第24页 |
2.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2.5.1 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2.5.2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3.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6-56页 |
3.1 园区基本概况 | 第26-31页 |
3.1.1 地理区位 | 第26页 |
3.1.2 自然环境状况 | 第26-27页 |
3.1.3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7-28页 |
3.1.4 园区建设背景 | 第28-30页 |
3.1.5 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3.2 园区总体规划设计目标与原则 | 第31-32页 |
3.2.1 规划设计目标 | 第31页 |
3.2.2 规划设计原则 | 第31-32页 |
3.3 园区景观区域形成与现状分析 | 第32-35页 |
3.3.1 生态保育区 | 第32页 |
3.3.2 黄河农耕文化体验区 | 第32-33页 |
3.3.3 科普宣教区 | 第33-34页 |
3.3.4 休闲娱乐区 | 第34页 |
3.3.5 滩地探索区 | 第34页 |
3.3.6 综合服务区 | 第34-35页 |
3.4 园区景观要素现状调查分析 | 第35-55页 |
3.4.1 园区河岸带生态营造 | 第35-39页 |
3.4.2 园区植物配置分析 | 第39-44页 |
3.4.3 园区水环境健康营造与修复 | 第44-45页 |
3.4.4 园区建筑分类与布置 | 第45-48页 |
3.4.5 园路现状与分析 | 第48-51页 |
3.4.6 景观小品设施现状与分析 | 第51-55页 |
3.5 小结 | 第55-56页 |
4.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量化因子评价 | 第56-74页 |
4.1 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内容 | 第56页 |
4.2 制约园区可持续发展因子的类型 | 第56-57页 |
4.3 郑州黄河湿地公园POE调查分析 | 第57-68页 |
4.3.1 问卷调查分析 | 第57-66页 |
4.3.2 SD定量曲线分析 | 第66-68页 |
4.4 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子 | 第68-73页 |
4.4.1 园区生态环境-湿地遭到人为破坏 | 第68-69页 |
4.4.2 园区景观小品设施的破坏与不完善 | 第69-70页 |
4.4.3 园区园路交通性设计缺乏 | 第70-71页 |
4.4.4 园区部分区域植物配置不合理,植物景观效果单一 | 第71页 |
4.4.5 园区部分建筑缺乏后期管理 | 第71-72页 |
4.4.6 园区规划设计中地域性景观特色建设较少,创新性较差 | 第72页 |
4.4.7 园区景观功能分区有待优化 | 第72页 |
4.4.8 园区没有完善公园体系,缺乏管理规范 | 第72-73页 |
4.5 小结 | 第73-74页 |
5. 基于可持续发展下的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营建策略 | 第74-84页 |
5.1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措施 | 第74-79页 |
5.1.1 加强监察、保护和管理力度 | 第74页 |
5.1.2 完善园区景观小品设施 | 第74-75页 |
5.1.3 完善园区道路交通系统 | 第75页 |
5.1.4 改善园区植物配置不合理、营造植物景观美景效果 | 第75-77页 |
5.1.5 完善建筑后期维护规范 | 第77页 |
5.1.6 加强园区规划建设与地域性文化的渗透、融合 | 第77-78页 |
5.1.7 改善园区功能分区建设的问题 | 第78-79页 |
5.1.8 完善公园体系 | 第79页 |
5.2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景观优化措施 | 第79-83页 |
5.2.1 建立湿地公园科普研究体系 | 第80-81页 |
5.2.2 完善湿地公园景观生态化体系构建 | 第81-82页 |
5.2.3 构建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带 | 第82-83页 |
5.2.4 完善湿地公园管理机制 | 第83页 |
5.3 小结 | 第83-84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84-86页 |
6.1 结论 | 第84-85页 |
6.2 讨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附录 | 第92-102页 |
附录 1.不同国家湿地的定义表 | 第92-94页 |
附录 2.国家级湿地公园名录 | 第94-97页 |
附录 3.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常用植物配置表 | 第97-100页 |
附录 4.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100-102页 |
Abstract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