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指导下的城市公园设计--以郑州绿文公园为例
摘要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目及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0-13页 |
1.4.1 文献阅读法 | 第10-11页 |
1.4.2 案例分析法 | 第11页 |
1.4.3 实地调查研究 | 第11-12页 |
1.4.4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2.1 海绵城市的概念 | 第13页 |
2.2 城市“内涝”和缺水的环境背景 | 第13-15页 |
2.2.1 海绵城市建设的环境背景 | 第13-14页 |
2.2.2 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背景 | 第14页 |
2.2.3 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背景 | 第14-15页 |
2.3 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 第15-16页 |
2.4 打造“海绵城市”的价值 | 第16页 |
2.4.1 社会价值 | 第16页 |
2.4.2 经济价值 | 第16页 |
2.5 城市公园的功能 | 第16-17页 |
2.5.1.环境功能 | 第16页 |
2.5.2 美化城市景观 | 第16页 |
2.5.3 社会文化功能 | 第16-17页 |
2.5.4 经济功能 | 第17页 |
2.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2.6.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6.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3 案例分析 | 第19-26页 |
3.1 康斯柏格城区一期工程 | 第19-20页 |
3.2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 第20-22页 |
3.3 美国塔博尔山中学雨水花园 | 第22-23页 |
3.4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 第23-24页 |
3.5 案例总结与启示 | 第24-26页 |
4 海绵城市理论指导下的城市公园绿地设计 | 第26-42页 |
4.1 设计原则 | 第26-27页 |
4.1.1 功能性原则 | 第26页 |
4.1.2 生态原则 | 第26页 |
4.1.3 经济原则 | 第26页 |
4.1.4 连通性原则 | 第26页 |
4.1.5 以人为本原则 | 第26-27页 |
4.2 海绵城市目标下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目标 | 第27-29页 |
4.2.1 雨水径流流量控制 | 第27页 |
4.2.2 雨水水质控制 | 第27页 |
4.2.3 雨水资源化利用 | 第27-28页 |
4.2.4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 第28-29页 |
4.3 海绵城市目标下的公园设计 | 第29-42页 |
4.3.1 公园绿地设计要点 | 第29-30页 |
4.3.2 与景观要素结合的设计手法 | 第30-33页 |
4.3.2.1 与地形结合的设计 | 第30-31页 |
4.3.2.2 与水体结合的设计 | 第31-32页 |
4.3.2.3 与植物结合的设计 | 第32页 |
4.3.2.4 与建筑结合的设计 | 第32-33页 |
4.3.3 新建公园设计要点 | 第33页 |
4.3.4 源头雨水渗透滞留设施 | 第33-38页 |
4.3.5 中端雨水传输设施 | 第38-39页 |
4.3.6 末端雨水调蓄设施 | 第39-42页 |
5 郑州市绿文广场景观规划设计设计 | 第42-79页 |
5.1 现状分析 | 第42-43页 |
5.2 上位规划 | 第43-44页 |
5.3 自然条件分析 | 第44-46页 |
5.3.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44页 |
5.3.2 水文条件概况 | 第44页 |
5.3.3 气候条件概况 | 第44-45页 |
5.3.4 植物资源 | 第45-46页 |
5.4 社会基础概况 | 第46-47页 |
5.4.1 社会人口 | 第46-47页 |
5.4.2 人文环境 | 第47页 |
5.5 设计定位 | 第47-48页 |
5.5.1 功能定位 | 第47页 |
5.5.2 设计目标 | 第47页 |
5.5.3 设计依据 | 第47-48页 |
5.6 设计构思与要点 | 第48-49页 |
5.6.1 设计理念 | 第48页 |
5.6.2 设计原则 | 第48-49页 |
5.7 项目概况 | 第49-52页 |
5.8 总体设计 | 第52-54页 |
5.8.1 概念推演 | 第52页 |
5.8.2 景观结构设计 | 第52-53页 |
5.8.3 总体结构 | 第53-54页 |
5.9 功能分区 | 第54-62页 |
5.9.1 功能总分区 | 第54-55页 |
5.9.2 规划分区详述 | 第55-62页 |
5.9.2.1 出入口区 | 第55-57页 |
5.9.2.2 养生绿地区 | 第57页 |
5.9.2.3 休闲亲水区 | 第57-58页 |
5.9.2.4 雨水花园区 | 第58-60页 |
5.9.2.5 自然生态区 | 第60-61页 |
5.9.2.6 长廊中庭区 | 第61-62页 |
5.10 海绵城市技术专项设计 | 第62-70页 |
5.10.1 海绵策略 | 第62-64页 |
5.10.2 场地海绵设施设计 | 第64-65页 |
5.10.3 海绵城市设施效果与工程技术 | 第65-70页 |
5.11 植物设计 | 第70-74页 |
5.11.1 设计原则 | 第70页 |
5.11.2 植物设计思路 | 第70-71页 |
5.11.3 植物种类选择列表 | 第71-74页 |
5.12 交通规划 | 第74-75页 |
5.13 建筑设计示意 | 第75-76页 |
5.14 服务设施设计 | 第76-77页 |
5.15 标识系统设计 | 第77页 |
5.16 经济技术指标与投资估算 | 第77-79页 |
6 结论与不足 | 第79-80页 |
6.1 结论 | 第79页 |
6.2 不足之处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Abstract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