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房法律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页 |
一、经济适用房制度概述 | 第9-19页 |
(一) 经济适用房的概念及性质 | 第9-10页 |
(二) 经济适用房与其他住房类型的比较 | 第10-12页 |
1.经济适用房与普通商品房 | 第10-11页 |
2.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 | 第11-12页 |
(三) 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历史沿革与主要功能 | 第12-15页 |
1.历史沿革 | 第12-13页 |
2.主要功能 | 第13-15页 |
(四) 经济适用房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1.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15-16页 |
2.宪法与人权理论 | 第16-17页 |
3.经济法国家干预理论 | 第17-19页 |
二、域外相关公共住房制度的立法、实践及借鉴意义 | 第19-28页 |
(一) 公共住房制度溯源 | 第19-20页 |
1.战后重建 | 第19页 |
2.经济重振 | 第19-20页 |
3.灾难救助 | 第20页 |
(二) 域外相关公共住房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 第20-27页 |
1.公共住房政策的法律化 | 第20-21页 |
2.公共住房政策的计划性 | 第21-22页 |
3.项目选址与和谐性追求 | 第22页 |
4.公共住房建设运营的体系化 | 第22-24页 |
5.公共住房建设标准的合理控制 | 第24-25页 |
6.以公平和保障为宗旨的公共住房分配制度 | 第25页 |
7.多元化的资金保障制度 | 第25-27页 |
(三) 域外公共住房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27-28页 |
三、我国现行经济适用房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一) 财政补贴导致"挤出效应",诱发违规操作 | 第28-29页 |
(二) 供需失衡状况仍未改善 | 第29页 |
(三) 经济适用房选址失当 | 第29-30页 |
(四) 供应对象失控 | 第30页 |
(五) 住房面积失控 | 第30-31页 |
(六) 住房价格偏高 | 第31-32页 |
(七) 金融保障支持不力 | 第32页 |
四、我国经济适用房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32-44页 |
(一) 经济适用房的立法保障与发展规划 | 第32-34页 |
1.经济适用房的立法保障 | 第32-33页 |
2.经济适用房的发展规划 | 第33-34页 |
(二) 项目选址制度 | 第34页 |
(三) 建设运营体系 | 第34-36页 |
(四) 建设标准的限制和监督制度 | 第36-38页 |
1.合理确定住房面积 | 第36页 |
2.合理确定住房价格 | 第36-37页 |
3.切实保证住房质量 | 第37-38页 |
(五) 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 | 第38-42页 |
1.实行政府委托开发,开发商特许准入制度 | 第38-39页 |
2.用地市场化 | 第39-40页 |
3.合理划分受益群体,完善分配制度 | 第40-41页 |
4.改变单一的房屋供应方式 | 第41-42页 |
(六) 建立合理的退出制度 | 第42页 |
(七) 完善住房金融保障制度 | 第42-44页 |
1.稳健的政府补贴 | 第42-43页 |
2.多元的融资途径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