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9-12页 |
二、论文立意 | 第12页 |
三、基本论述框架 | 第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相关概念阐释 | 第14-29页 |
第一节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的涵义、要素、特征、作用与功能 | 第14-23页 |
一、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的内涵 | 第14-17页 |
二、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的要素 | 第17-18页 |
三、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特征 | 第18-21页 |
四、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的功能 | 第21-23页 |
第二节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相关概念 | 第23-29页 |
一、和谐 | 第23-24页 |
二、校园文化 | 第24-25页 |
三、校园文明 | 第25-26页 |
四、校园环境 | 第26-27页 |
五、和谐文化与和谐校园文化 | 第27-29页 |
第二章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其根源分析 | 第29-37页 |
第一节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现状 | 第29-34页 |
一、对校园文化环境及其建设的认识不到位 | 第29-30页 |
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缺乏一定的深度 | 第30页 |
三、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个性特色不明显 | 第30页 |
四、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有效创新不够 | 第30-31页 |
五、基于以上原因,必然会伴随产生一系列短时期内难以抚平的创伤 | 第31-34页 |
第二节 高校若干不和谐因素产生的根源 | 第34-37页 |
一、高教管理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步伐 | 第35页 |
二、高校内部压力和外部拉力的双重作用引起高校校园躁动 | 第35页 |
三、高校扩招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 | 第35-36页 |
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时代的诉求 | 第37-52页 |
第一节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功能性分析 | 第37-40页 |
一、校园文化环境是育人的重要载体 | 第38-39页 |
二、校园文化环境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 第39页 |
三、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发展新世纪名校战略的重要基础 | 第39-40页 |
第二节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必要性具体探索 | 第40-52页 |
一、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对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继承与创新 | 第40-42页 |
二、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繁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需要 | 第42-46页 |
三、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 第46-48页 |
四、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48-49页 |
五、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 第49-52页 |
第四章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思考 | 第52-75页 |
第一节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方针原则 | 第52-60页 |
一、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 | 第53页 |
二、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方针原则 | 第53-60页 |
第二节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思考 | 第60-75页 |
一、从高校生存发展角度来说,要锤炼和谐的大学理念 | 第60-63页 |
二、从历史长河发展角度来看,要建设静态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 第63-66页 |
三、从空间现实发展角度来看,要建设动态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 第66-69页 |
四、从具体高校文化环境实物建设角度而言,要建设隐性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 第69-72页 |
五、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看,要摸索构架和谐个人内心环境 | 第72-74页 |
六、从高校生存衍生的外界境况而言,要构建和谐的社会大环境 | 第74-75页 |
结语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