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铁电体材料电热效应的调控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41页
    1.1 引言第16页
    1.2 铁电体的主要性质第16-22页
        1.2.1 铁电性第17-18页
        1.2.2 介电性第18-19页
        1.2.3 压电性第19-20页
        1.2.4 热释电性质第20-21页
        1.2.5 电光性质第21-22页
    1.3 铁电体的电热效应第22-38页
        1.3.1 电热效应的研究意义第23页
        1.3.2 电热效应的研究现状第23-36页
        1.3.3 电热效应的理论基础第36-38页
    1.4 固态制冷应用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第38-39页
        1.4.1 遇到的困难第38页
        1.4.2 解决方法第38-39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39-41页
第二章 钛酸铅薄膜电热效应的调控第41-57页
    2.1 引言第41-42页
    2.2 理论模型第42-47页
        2.2.1 钛酸铅/钛酸锶双层薄膜的热力学势第42-44页
        2.2.2 钛酸锶铅薄膜的热力学势第44-47页
        2.2.3 薄膜物理学性质第4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7-55页
        2.3.1 钛酸铅/钛酸锶双层薄膜电热效应的调控第47-51页
        2.3.2 钛酸锶铅薄膜电热效应的调控第51-55页
    2.4 小结第55-57页
第三章 铁电聚合物薄膜电热效应的调控第57-73页
    3.1 引言第57-58页
    3.2 理论模型第58-63页
        3.2.1 铁电聚合物薄膜的热力学势第58-60页
        3.2.2 聚合物/钛酸锶双层薄膜的热力学势第60-62页
        3.2.3 薄膜物理学性质第62-6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3-71页
        3.3.1 聚合物薄膜电热效应的应变调控第63-66页
        3.3.2 聚合物薄膜电热效应的应力调控第66-68页
        3.3.3 聚合物/钛酸锶双层薄膜的电热效应第68-71页
    3.4 小结第71-73页
第四章 铌镁酸铅-钛酸铅单晶电热效应的调控第73-95页
    4.1 引言第73-74页
    4.2 理论模型第74-80页
        4.2.1 建立模型第75-77页
        4.2.2 铌镁酸铅-钛酸铅单晶的物理学性质第77-8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0-94页
        4.3.1 无电场时铌镁酸钳-钛酸铅单晶的物理学性质研究第80-88页
        4.3.2 电场对铌镁酸铅-钛酸铅单晶电热效应的调控第88-94页
    4.4 小结第94-95页
第五章 多畴钛酸钡薄膜电热效应的调控第95-105页
    5.1 引言第95-96页
    5.2 理论模型第96-10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00-103页
    5.4 小结第103-10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5-109页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第105-107页
    6.2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第107页
    6.3 未来工作的展望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21-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叶绿素二氢卟吩衍生物合成及Cu2+荧光分子探针研究
下一篇:班主任效应在化学学科教学中的建立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