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1页 |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11-12页 |
五、研究的拟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一、国外二语写作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二、国内英语写作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第19-21页 |
一、语言输入假说 | 第19页 |
二、语言输出假说 | 第19-20页 |
三、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说 | 第20-21页 |
第四章 基于输入输出理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 第21-25页 |
一、写作前的语言多模态输入阶段 | 第21-22页 |
(一)以词块的听说操练为写作基础 | 第21页 |
(二)以视听材料的主线为写作范本 | 第21-22页 |
(三)以材料问题的解决为视听任务 | 第22页 |
(四)以视听内容的整合为写作铺垫 | 第22页 |
二、写作中的语言输出驱动阶段 | 第22页 |
三、写作后的语言输入输出互动阶段 | 第22-23页 |
四、基于输入输出理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课堂示例 | 第23-25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以及数据采集、分析与讨论 | 第25-40页 |
一、实验 | 第25-27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25页 |
(二)研究样本的选取 | 第25页 |
(三)实验工具 | 第25-27页 |
二、分析与讨论 | 第27-37页 |
三、实验后的访谈 | 第37-40页 |
发现与展望 | 第40-45页 |
一、主要发现 | 第40-41页 |
二、本次实验的局限性 | 第41-42页 |
三、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 1 | 第49-51页 |
附录 2 | 第5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