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播 | 第5-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写 | 第10-12页 |
目录 | 第12-14页 |
1. 引言 | 第14-18页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8-31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18-20页 |
2.2 电生理记录 | 第20-21页 |
2.3 荧光显微成像 | 第21-23页 |
2.4 电镜制样及观察 | 第23-25页 |
2.5 高压冷冻及冷冻替代 | 第25-27页 |
2.6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27-28页 |
2.7 主要药品来源 | 第28-29页 |
2.8 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2.9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30-3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1-48页 |
3.1 GABA能神经突触中可以观察到较多的大直径囊泡 | 第31-36页 |
3.2 GABA能突触在刺激后会产生大量的大直径囊泡 | 第36-40页 |
3.3 谷氨酸能突触的回收囊泡在电刺激下较难释放 | 第40-45页 |
3.4 谷氨酸能突触后电流在刺激后恢复得较快 | 第45-48页 |
4. 讨论 | 第48-52页 |
5. 参考文献 | 第52-62页 |
6. 文献综述:突触前的囊泡回收途径 | 第62-92页 |
摘要 | 第62页 |
前言 | 第62-64页 |
网格蛋白Clathrin介导的内吞途径(Clathrin-mediate endocytosis, CME) | 第64-68页 |
Kiss and run途径 | 第68-71页 |
超快速内吞途径(Ultrafast endocytosis) | 第71-73页 |
大泡内吞途径(Bulk endocytosis) | 第73-75页 |
讨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92页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