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对可变电荷土壤吸附铜镉的影响及机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2页 |
1 可变电荷土壤 | 第14页 |
2 果胶类物质 | 第14-15页 |
3 重金属污染 | 第15-16页 |
4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行为 | 第16-17页 |
4.1 吸附-解吸 | 第16页 |
4.2 氧化-还原 | 第16页 |
4.3 沉淀-溶解 | 第16-17页 |
5 影响土壤吸附重金属的因素 | 第17-27页 |
5.1 添加物的性质与量 | 第17-19页 |
5.2 重金属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19-20页 |
5.3 体系PH的影响 | 第20-23页 |
5.4 体系离子强度的影响 | 第23-27页 |
6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第27页 |
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第二章 果胶对可变电荷土壤吸附铜的影响 | 第32-44页 |
1 引言 | 第32-3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2.1 试剂 | 第33页 |
2.2 可变电荷土壤 | 第33页 |
2.3 吸附/解吸平衡方法 | 第33-34页 |
2.4 Zeta电位测定 | 第34页 |
2.5 红外光谱测定 | 第3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1页 |
3.1 添加量对铜吸附的影响 | 第34-36页 |
3.2 铜离子初始浓度对铜吸附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 体系pH对铜吸附的影响 | 第37-41页 |
4 小结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第三章 果胶对可变电荷土壤吸附镉的影响 | 第44-55页 |
1 引言 | 第4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2.1 试剂 | 第44页 |
2.2 可变电荷土壤 | 第44-45页 |
2.3 平衡吸附解吸方法 | 第45页 |
2.4 吸附等温线模型 | 第45-46页 |
2.5 土壤表面电荷的测定 | 第4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3页 |
3.1 添加量对镉吸附的影响 | 第46-47页 |
3.2 镉的吸附等温线 | 第47-49页 |
3.3 体系pH对镉吸附的影响 | 第49-53页 |
4 小结 | 第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第四章 果胶对无定形铁铝氢氧化物吸附铜镉的影响 | 第55-72页 |
1 引言 | 第55-5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2.1 试剂 | 第56页 |
2.2 无定形铁铝的合成 | 第56-57页 |
2.3 吸附实验方法 | 第57页 |
2.4 表面形貌 | 第57页 |
2.5 红外光谱 | 第57页 |
2.6 表面电荷的测定 | 第57-58页 |
2.7 Zeta电位测定 | 第58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58-68页 |
3.1 铁铝氧化物对果胶的吸附 | 第58-61页 |
3.2 果胶对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61-63页 |
3.3 果胶对铁铝氧化物吸附铜镉的影响 | 第63-68页 |
3.4 铜和镉的吸附行为的比较 | 第68页 |
4 小结 | 第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第五章 果胶对铝水解产物表面性质的影响 | 第72-81页 |
1 引言 | 第7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72-74页 |
2.1 试剂 | 第72-73页 |
2.2 矿物的合成 | 第73页 |
2.3 X衍射 | 第73页 |
2.4 表面形貌 | 第73页 |
2.5 红外光谱表征 | 第73页 |
2.6 表面电荷的测定 | 第73页 |
2.7 铜的吸附实验 | 第73-7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74-78页 |
3.1 矿物结构表征的影响 | 第74-76页 |
3.2 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 | 第76-77页 |
3.3 果胶对铝水解产物吸附铜的影响 | 第77-78页 |
4 小结 | 第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1 主要结论 | 第81页 |
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81页 |
3 不足与展望 | 第81-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